[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的二甲醚生产流程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5118.6 | 申请日: | 200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8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兰义;李天文;杨德连;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烟台同业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3/04 | 分类号: | C07C43/04;C07C41/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61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甲醚 生产流程 及其 装置 | ||
1.一种二甲醚生产装置,由反应系统与隔壁精馏塔组成,其特征是隔壁精馏塔是在常规精馏塔内垂直方向上设置一块隔板,隔板的两端与塔顶、塔底均不接触,即上不封顶、下部悬空,将塔内空间分隔为隔板左右两侧及上下两端4个区域,隔板为偏心或中心设置,隔板左右区域的横截面积比为8∶1~1∶2,塔内腔四个区域的功能分别是:隔板左侧区域作为预分馏塔将反应产物及未反应物初步分离;顶部区域除去少量的甲醇后在塔顶得到高纯度的二甲醚产品;隔板右侧区域一方面有分离的作用,将原料中的杂质水分离出去,另一方面兼有原料甲醇气化的作用;底部区域除去少量甲醇后在塔底得到水并排出系统。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二甲醚生产装置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由二甲醚合成反应系统出来的反应产物及未反应物进入隔壁精馏塔左侧区域(2)的中部,经过初步分离后,得到二甲醚和甲醇气相混合物,然后进入顶部区域(1)中进一步精馏,在区域(2)底部得到甲醇和水的液相混合物,进入底部区域(4);
b.含有杂质水的原料甲醇从隔壁精馏塔右侧区域(3)进入塔内;
c.上述物流经过区域(1)、(3)、(4)的分离作用在塔顶得到高纯度的二甲醚产品,侧线得到含有少量水及二甲醚的气相甲醇物流并作为反应系统的进料,水由塔底抽出,同时隔板上部有一部分液相进入区域(2)顶部作为其液相回流,隔板下部有一部分气相进入区域(2)底部作为其气相回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从隔壁精馏塔塔顶采出的蒸气经塔顶冷凝器冷凝后,一部分作为液相回流流入塔内,未回流部分作为二甲醚产品采出,二甲醚质量分数为99~99.999%,回流比为2∶1~10∶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隔板左侧区域(2)先将反应产物及未反应物初步分离后,再经区域1中进一步精馏后获得纯度达到要求的二甲醚产品,并为区域(2)、(3)提供液相回流;同样,在区域(4)塔底得到含微量甲醇的废液,且为区域(2)、(3)提供气相回流;然后在区域(3)的精馏作用下获得纯度达到要求的气相甲醇产品,并从其气相甲醇抽出口抽出,从而避免了甲醇的再混合现象,提高了热力学效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原料甲醇可以是纯甲醇,也可以是含有杂质水的甲醇混合物,当为混合物时,甲醇含量为60%~99.9%(wt)。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甲醇以气相状态从侧线抽出作为反应系统的进料,其中甲醇含量为90%~99.99%(wt)。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塔底可以用再沸器加热或用表压为0.6~6.0MPa(G)的水蒸气直接进入塔底与其中的物料混合加热。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隔壁精馏塔为填料塔或板式塔,或两者的组合,其表压为0.5~2.0MPa(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烟台同业化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烟台同业化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511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