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痰热郁肺型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15044.6 申请日: 2008-04-07
公开(公告)号: CN101279051A 公开(公告)日: 2008-10-08
发明(设计)人: 郭景东 申请(专利权)人: 郭景东
主分类号: A61K36/899 分类号: A61K36/899;A61P11/00;A61P11/14;A61P11/10;A61K35/56;A61K33/06;A61K33/00;A61K33/26
代理公司: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庆曜
地址: 272000***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痰热郁肺型 支气管炎 中药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痰热郁肺型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痰热郁肺型支气管炎,一般采用抗感染药物,如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等;镇咳药,如磷酸可待因;平喘药、如氨茶碱等药物。①应用氨苄西林:用药前必须做皮试,有的病人引起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皮疹,局部注射有疼痛;②应用哌拉西林;容易引起恶心、胸闷、咳嗽、发热、口腔异味、眼结膜充血等,变态反应如皮疹、痒感、头晕、麻木、发热等;应用磷酸可待因:可产生耐药性和成瘾,便秘、呕吐、眩晕,头痛等。③应用氨茶碱:可能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胃部不适、失眠、心率增快等反应,静脉给药太快或浓度过高时可引起心动过速、心律紊乱、惊厥、血压骤降,甚至死亡。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痰热郁肺型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备方法。痰热郁肺型支气管炎的症状是: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稠色黄、或夹血色,伴有胸中烦热,身热,有汗,渴喜冷饮,面红、咽干,尿赤,大便或秘,舌苔黄或腻,脉滑数。双肺听诊:可闻及散在的干、湿性罗音;血像检查:白细胞数升高;X线胸部透视:双肺纹理粗乱。

它的技术方案为:取桑白皮15重量份、胖大海16重量份、礞石(布包)9重量份、昆布9重量份、海藻12重量份、瓦楞子9重量份、海蛤壳9重量份、海浮石12重量份、天竺黄12重量份、竹茹12重量份、栝蒌12重量份、川贝母12重量份、前胡9重量份、石膏12重量份、知母9重量份、栀子9重量份、天花粉12重量份、芦根9重量份、白茅根15重量份、丝瓜络12重量份、绶草9重量份和黄芩12重量份,将上述药放入13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煎出的药液用纱布过滤去渣,制成的药液为600毫升,即为治疗痰热郁肺型支气管炎的中药。

该发明的优点是:该中药容易购买,各药店均有销售。制造简单,制成的中药副作用和毒性小,用该药口服后,容易吸收,不易反弹,药物在消化道吸收好。避免了采用氨苄西林容易引起的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或过敏反应;应用哌拉西林,容易引起恶心、胸闷、咳嗽、发热、口腔异味、眼结膜充血等;应用磷酸可待因,可能产生耐药性和成瘾、便秘、呕吐、眩晕、头痛等;应用氨茶碱,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胃部不适、失眠、心率增快,静脉给药速度快或浓度高,可能引起的心动过速、心律紊乱、惊厥、血压骤降,甚至死亡的发生。并且使痰热郁肺型支气管炎得到痊愈。桑白皮、胖大海、礞石、昆布、海藻、瓦楞子、海蛤壳、海浮石、天竺黄、竹茹、栝蒌、川贝母、前胡这13味药,均入肺经,具有清肺热、平喘咳、消痰散结,消肿、通便之功效,在治疗痰热服肺型支气管炎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故为君药。其中桑白皮:甘寒性降,功长泻肺火以平喘,行水饮以消肿,故凡肺热咳喘、吐血,及肺气壅实之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症。皆可用之。实验证实:桑白皮有很好的解热祛痰作用。胖大海:甘淡、微寒而质轻,善于开肺气,散郁火。不论为寒为热皆可用之。且能清肠通便。川贝母:苦泄甘润,微寒清热,善能润肺化痰,又能清泄胸中郁结之气火,适用于肺热燥咳、痰热咳嗽、劳嗽等症。动物实验证明:有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故临床上多用治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炎、肺炎、流感等引起的咳嗽。前胡:含前胡甙。药理实验证明:前胡有显著增加呼吸道分泌的作用,其祛痰作用与桔梗同样良好。并有镇痛作用,可用于感冒、支气管炎等。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芦根、白茅根、丝瓜络、绶草这8味药,均入肺经,除丝瓜络、绶草2药性平以外,其他6味药均性寒,故能协助君药清肺热、泻肺火,并能除烦、生津止渴,丝瓜络、绶草二药均能入肺经、凉血解毒。这8味药在治疗痰热郁肺型支气管炎的过程中,起辅助作用,故为臣药。黄芩一味,味苦性寒,入肺、大小肠、脾、胆经。清肺泄火,清热燥湿、清热安胎、清热降压。既能载诸药上行,直达病灶,清肺火;又能清大肠之热。实验证明:黄芩含有黄芩素、贝加因及黄芩宁等。黄芩具有清热、利尿、抗菌、抗病毒、抗真菌、镇静及降压等作用。体外实验:黄芩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因此,黄芩在治疗痰热郁肺型支气管炎的过程中,为佐使药。以上这22味药物合用具有清泄肺热、祛痰平喘、凉血解毒之功效,是治疗痰热郁肺型支气管炎的最佳配方。桑白皮:甘,寒。入肺经。泻肺平喘,行水消肿。胖大海:甘,淡,微寒。入肺、大肠经。开肺气,清肺热,清肠通便。礞石(布包):甘、咸,平。入肺、肝经。下气坠痰,平肝镇惊。昆布:咸,寒。入肝、胃、肾经。消痰散结。海藻:苦、咸,寒。入肝、胃、肾经。消痰散结。瓦楞子:甘、咸,平。入肺、胃、肝、脾经。消痰软坚,化瘀散结,制酸止痛。海蛤壳:咸,寒。入肺、肾经。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海浮石:咸,寒。入肺经。清肺化痰,软坚散结,消石通淋。天竺黄:甘、寒。入心、胃、肝经。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竹茹:甘,微寒。入肺、胃、胆经。涤痰开郁,清热止呕。栝蒌:甘,寒。入肺、胃、大肠经。清热化痰,宽中散结,消肿疗痈,润肠通便。川贝母:苦、甘,微寒。入心、肺经。润肺化痰,泄热散结。前胡:苦、辛,微寒。入肺经。降气消痰,宣散风热。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经。清热降火、除烦止渴,生肌敛疮。知母:甘,寒。入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退蒸,生津止渴。栀子:苦,寒。入心、肝、肺、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泄热利湿,凉血止血。天花粉:甘、微苦、酸,微寒。入肺、胃经。清热生津、消肿排脓。芦根:甘、寒。入肺、胃经。清热生津、清现泻热,清胃止呕,宣毒透疹。白茅根:甘、寒。入心、肺、胃、膀胱经。清热凉血,清热生津、利尿消肿。丝瓜络:甘、平。入肺、胃、肝经。凉血解毒、行血通络。绶草:甘、微苦,平。入肺、肝、肾经。凉血解毒。黄芩:苦、寒。入肺、大小肠、脾、胆经。清热泄火,清热燥湿,清热安胎、清热降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景东,未经郭景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50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