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祛除刺猴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15039.5 | 申请日: | 2008-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4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 发明(设计)人: | 梁进;李瑞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进 |
| 主分类号: | A61K36/815 | 分类号: | A61K36/815;A61P17/12;A61P31/14;A61K33/00;A61K3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16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祛除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尤其是祛除刺猴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刺猴,是由人类乳头病毒1型引起的皮肤病,常发生于手背部和面部,虽然不痛不痒,但有点不适感,更重要的是影响美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现有的治疗方法是用药物软化后使之脱落,但往往出现反复,效果不好。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能根除刺猴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解决现有药物不能根治刺猴的问题,提供一种祛除刺猴的中药组合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火碱:5-10份、生石灰5-10份、红花1-3份、地骨皮1-3份。
上述原料的优选重量份为:火碱5份、生石灰5份、红花1份、地骨1份。
使用时,将火碱、生石灰、红花和地骨皮分别研细,混合均匀,加入酒精调和成膏状,用玻璃棒小心的沾取少量膏状物,小心地涂于病患顶部,注意不能沾到正常皮肤上,以避免烧伤正常皮肤,等组合物自然干燥后,刺猴即可脱落。
本发明除祛除刺猴外,还可祛除胼胝。
本发明药理分析如下:
红花:味辛,性温,具有祛瘀止疼功效。
地骨皮:味甘,性寒,具有清热泻火,活血凉血功效。
火碱和生石灰:为强碱性,在酒精溶液中,产生较强的腐蚀性。可烧灼刺猴的活性。
本发明将上述诸药配伍,可以有效地祛除刺猴,由于加入红花,地骨皮有祛疼消炎之功,因此一般不会感染。
本发明自投入临床使用以来,共收制人数达70多人,一般1-2次即可除去,均收到满意的效果。使用过程中,由于非常慎重,没有一例误伤正常皮肤的情况。
如马连村谢桂英,女,31岁,嘴角部位有一刺猴,仅点了一次,两天即脱落,没落下伤疤。
如肥城安庄镇马埠林姚俊寅,女,34岁,左眼外侧处长了几个刺猴,仅点了两次就脱落,没落下伤疤。
如肥城淹马庄王光林,男,53岁,手背部长刺猴,点了一次,即自行脱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
实施例一,分别称取火碱5份、生石灰5份、红花1份、地骨皮1份,将火碱、生石灰、红花和地骨皮分别研细,混合均匀,加入酒精调和成糊状即可。
实施例二,分别称取火碱7份、生石灰7份、红花2份、地骨皮2份,将火碱、生石灰、红花和地骨皮分别研细,混合均匀,加入酒精调和成糊状即可。
实施例三,分别称取火碱10份、生石灰10份、红花3份、地骨皮3份,将火碱、生石灰、红花和地骨皮分别研细,混合均匀,加入酒精调和成糊状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进,未经梁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5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面板与其驱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烟叶发酵酶制剂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