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鱼类侧线器官外部形态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4520.2 | 申请日: | 200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6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马爱军;王新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48 | 分类号: | G01N33/48;G01B21/2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和善 |
地址: | 266071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鱼类 侧线 器官 外部 形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类生理感觉器官形态功能学研究技术,是一种处理鱼类侧线器官外部形态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侧线器官是鱼类的一种机械感受器,在鱼类的多种行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底层活动、夜间活动、深水活动的鱼类,由于生存环境光线较弱,视觉的行为作用受到抑制,侧线器官一般较为发达,并在摄食等行为中起到重要作用。德国生物学家Appelbaum等(1983)对欧洲鳎摄食行为的研究,新西兰生物学家Livingston(1987)对新西兰鳎摄食行为的研究,英国生物学家Marshall(1996)对大洋黑鳕、厚头犀孔鲷、后棘双角鮟鱇摄食行为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结论。为探讨侧线的形态功能学关系,对侧线器官表面形态结构的研究非常重要。有关鱼类机械感受器侧线器官表面形态结构的的研究,国内外研究较为少见,国外曾有文献报道,前苏联生物学家Jakubowski(1967)曾运用侧线管灌注方法研究梅花鲈侧线管的形态结构,我国生物学家梁旭方(1996)利用此方法对鳜鱼的侧线管形态结构进行研究,这种方法需自制侧线管灌注装置,操作繁琐,且在显微镜下观察效果一般。目前,对于生物体表面形态结构的观察,扫描电镜(SEM)技术运用的较为普遍,然而,在运用该技术时,研究样品需经临界点干燥和喷金处理,因此,所提供生物材料的表面微观结构信息不可避免受到一定的影响。尽管环境扫描电镜(ESEM)不需要对样品进行临界点干燥和喷金处理,能清晰、准确地提供生物材料的表面微观结构信息,但作为一种新型扫描电镜,这种技术尚未得到普遍应用,且代价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鱼类侧线器官外部形态的新方法,该方法所需费用极低,操作简便,效果显著,能够在解剖镜下清晰、准确地获取生物材料的表面微观信息。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1、取活体实验对象放置在Davidson’s固定液内固定24h;
2、将实验材料从Davidson’s固定液内取出,用解剖刀取下皮肤表面小块侧线器官样品,浸入30%亚甲基兰溶液12h;
3、将样品从亚甲基兰溶液内取出,用无水乙醇适度洗脱,然后再置于解剖镜下观察。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对比其特点是:
1、本发明所需材料为Davidson’s固定液、亚甲基兰、无水乙醇,需用量极少,费用较低。
2、本发明操作方便,效果显著,能够在解剖镜下清晰、准确地获取生物材料的表面微观信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详细叙述本发明的技术内容:
本发明方法以半滑舌鳎幼鱼侧线器官为材料进行了实验。
具体方法如下;
1、取活体半滑舌鳎幼鱼,放置在Davidson’s固定液内固定24h,使其固定充分。
2、将半滑舌鳎幼鱼从Davidson’s固定液内取出,用解剖刀取下皮肤表面小块侧线器官样品,浸入30%亚甲基兰溶液12h。
3、将小块侧线器官样品从亚甲基兰溶液内取出,用无水乙醇适度洗脱,然后可置于解剖镜下,观察半滑舌鳎的侧线孔结构。
通过观察,半滑舌鳎侧线孔结构特殊,圆形的孔径与所在部位的侧线管径相同,孔上并连有一胶质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45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艺水龙头的结构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汽车安全气囊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