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构件协同引擎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4286.3 | 申请日: | 2008-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6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景新海;程建平;刘江宁;刘民;刘靖;牛文强;黄三伟;樊纪庆;陈宇浩;舒疆红;刘涛;彭坤;雷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0014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件 协同 引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构件动态装载,构件协同工作,构件运行管理领域,具体是一种构件协同引擎。
背景技术
在Internet上快速地运用和发展大规模应用的需求已经使得创建应用的强力方法(brute force methods)对企业形成威胁。只有迅速地给出解决方案并将这些解决方案与现有的传统应用集成,企业才能够有希望在竞争必需的期限内获得新的业务主动权。企业分布计算UML规范框架提出一个企业构件复合的简单拖放式环境,这个环境与一个构件市场集成,并对构件市场产生影响。这将使得购买和使用软件构件象购买手电电池一样简单自然。
对于目前市场构件化,构件协同引擎主要是解决构件协同工作,提供构件运行平台。
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骨干系统。在企业内部,业务过程被用应用程序、工作流系统、web入口、以及生产力工具装备起来,这些都是业务运行所需要的。
在企业变得更加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同时,业务变化的速度也提高了,使得信息系统不可避免地要跟上并推动企业的变化需要。
企业信息系统本质上就是大而复杂的。这些系统中的许多已经发展了好多年,但是它们没有被很好地理解,没有集成,并且是脆弱的。结果就是业务会变得依赖于一个信息基础结构,而这个基础结构不能以支持业务目标所需要的速度发展。
现在对设计、建立、集成、和维持灵活的、可复用的、可恢复的、可升级的信息系统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理解,但是没有得到较好地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技术映射能力的构件协同引擎。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模型解析(Model Parser):对构件协同模型进行解析和验证,形成复合构件的内部数据结构;
构件组装(Component Fittingshop):根据所述复合构件的内部数据结构,通过循环分解,调用模型映射模块,将构件、构件协同关系和构件配置映射到构件库中的实际构件和配置单元,并装载到构件容器中;
模型映射(Model Mapping):接收到分解后的基本构件模型和配置信息,从构件库中找到相应的构件实体,根据配置信息,创建构件实例;
生命周期管理:基于团体过程(Community Process)构件进行装载、激活、去活和卸载的管理;
XML解释器(XML Parser):实现XML文档与内部信息的相互翻译;
XSLT引擎:执行XML文档之间的转换和内容过滤,应用于数据映射;
构件容器(Component Container):提供构件运行和管理环境;
构件库:定义相应的EAI构件。
所述团体过程是没有外部端口的符合构件;所述构件库遵循EAI规范。
本发明的优点是,有了构件协同引擎的自动技术映射能力,在应用集成时,设计人员可以直接使用可视化集成器在应用集成的架构级进行应用集成的设计工作,专注业务级的建模,无需将精力投入技术实现。这样可以极大的简化应用集成难度。将用户从繁重的编码工作中解脱出来,更专注与业务层,真正实现零编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体系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模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构件协同引擎,包括:
模型解析(Model Parser):对构件协同模型进行解析和验证,形成复合构件的内部数据结构;
构件组装(Component Fittingshop):根据所述复合构件的内部数据结构,通过循环分解,调用模型映射模块,将构件、构件协同关系和构件配置映射到构件库中的实际构件和配置单元,并装载到构件容器中;
模型映射(Model Mapping):接收到分解后的基本构件模型和配置信息,从构件库中找到相应的构件实体,根据配置信息,创建构件实例;
生命周期管理:基于团体过程(Community Process)构件进行装载、激活、去活和卸载的管理;
XML解释器(XML Parser):实现XML文档与内部信息的相互翻译;
XSLT引擎:执行XML文档之间的转换和内容过滤,应用于数据映射;
构件容器(Component Container):提供构件运行和管理环境;
构件库:定义相应的EAI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42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降低封装应力的封装构造
- 下一篇:承台式预应力轨道板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