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偏正头痛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4096.1 | 申请日: | 200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4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铭;许慧;任增光;付玉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铭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25/04;A61P25/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2000山东省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偏正 头痛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品,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偏正头痛的药物。
背景技术
慢性偏正头痛,主要包括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发作频率因病人个体情况、病程长短的不同而不同。在中医学中,慢性偏正头痛均属于“头痛”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病程长、病机复杂。因本病为发作性疾病,临床将其分为发作期、缓解期,不同阶段病机又有不同的特点。发作期病机有以标实为主者,表现为肝火、肝风、痰浊、瘀血、气滞等,病机转化表现为肝风夹浊邪上扰清窍,因本病多为反复发作,久病伤及正气,发作期也有本虚标实并见者,而本虚标实存者,则当扶正祛邪,属肝胃虚寒、浊邪上逆证者,治以温降肝胃,泄浊通阳,标本兼顾。缓解期病机以本虚为重,可以表现为气血不足,清阳不升、脑窍失养,也可以表现为肝肾精亏,脑髓失于濡养,均需要缓调其本,而很多病人亦可表现出中焦虚寒、浊邪上逆证,此时治疗仍当以祛邪扶正,治以温暖肝胃、泄浊通阳。
目前治疗头痛的药物有多种,但多采用止痛剂、镇静剂治疗及局部普卡因封闭治疗手段,这些药物均有一定的疗效,但也表现出较大的局限性。西医对顽固性头痛的治疗多采用麦角胺、消炎痛、泰必利、笨噻啶、卡马西平等药物,这些药物有的从解热镇痛入手,对胃肠损害较大;有的从麻痹止痛入手,容易造成药物上瘾:有的从扩张血管入手,可造成肝肾直接损害,总体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目前市场上还有一些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有些属于治标不治本,有些使用价格昂贵的成分,有些在应用过程中由于疗效不确切而中断使用,还有一些的使用方法较为繁琐不适宜大范围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治疗慢性偏正头痛的各种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慢性偏正头痛的药物,采用当归,川芎,白芷,细辛,羌活等中药材制成药袋,采用沏服的方法代茶饮用,可以有效的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偏正头痛的药物,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且没有副作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治疗机理是:按中医理论,风邪侵袭,上犯巅顶络脉,则气血不和,经络阻,久则络脉留瘀,每因气候骤变或遇遭风邪而头痛发作:肝木性喜条达,郁则气滞不畅,如因情志激动,则肝胆之风循行上扰,亦可致头痛;亦有因凛赋虚弱,血气素亏,髓海精气不充,每因操劳或用脑过度而致者,或因跌扑撞击,损及髓海,以致瘀血停滞,络道不通,头痛迁延,反复举发者。
依据以上治疗机理,该治疗慢性偏正头痛的药物的各组份,按照重量份计,其配比为:当归2.5-3.5份,川芎3-6份,白芷3-5份,细辛1-2份,羌活2-3.5份,防风3-4份,菊花2-3.5份,黄芩1-3份,麦冬2.5-3.5份,蔓荆子5-7份,柴胡2-4份,炙甘草0.5-1份。
将以上各组份原料药物混合均匀,置入中药粉碎机中共同粉碎成粗末,粗末可过50-100目筛即可,将粉碎后的粗药末装入滤纸袋,每30克混合药末为一袋包装为成品。如果粉碎的过细,会造成药物在沸水沏制的过程中很快流失,影响药效,也不利于药物的重复冲泡,因此只需通过50-100目筛即可。
服用方法:采用沸水沏服,每次服用一袋,每日只服一次。服用15天为一疗程。一般服用2个疗程即可有显著效果。
经过发明人的长期研究和试制,最终发现了上述中药的配比为下述值时,治疗的效果最好,该配比的重量份为:当归3份,川芎3份,白芷3份,细辛1.5份,羌活3份,防风3份,菊花3份,黄芩1.5份,麦冬3份,蔓荆子6份,柴胡3份,炙甘草1份。
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慢性偏正头痛的药物,由于采用的均为中国的传统中药,价格低廉可以大范围的推广使用,同时由于采用了冲泡的方法,可以代替茶饮,更有利于患者的服用,适合各种年龄段的患者服用;疗程时间短,见效快,经过临床实验大多数患者服用1-2个疗程后,可以得到治愈,治愈率在90%以上;由于均采用纯天然的中药材,没有西药的成瘾性,也就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采用过滤袋的包装,既方便了日常的饮用,又方便携带可以随时用药,缓解病人发病时的痛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慢性偏正头痛的药物,各组份按照重量份计,其配比为:当归3份,川芎3份,白芷3份,细辛1.5份,羌活3份,防风3份,菊花3份,黄芩1.5份,麦冬3份,蔓荆子6份,柴胡3份,炙甘草1份。
加工时将以上各组份原料药物按配比混合均匀,置入中药粉碎机中共同粉碎成粗末,粗末可过100目筛即可,将粉碎后的粗药末装入滤纸袋,每30克混合药末为一袋包装为成品。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铭,未经陈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40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中载波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釉粉彩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