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室外机的空调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3999.8 | 申请日: | 200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1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福;魏长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传福;魏长利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023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外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具体地说是一种无需室外机的空调。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大部分空调机为分体式,即有室内机和室外机两部分,室内机与室外机通过管线连接,室内机与室外机的分体布置,增加了安装难度和安装成本,管线之间容易出现泄露故障,管线暴露在空气中,易老化,降低了制冷效果,增加了电能耗费;耗材与比较多。室外机内的压缩机排出的大量热量和温室气体,也不利环保。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室外机的空调,它无室外机,精简了结构,从而使得安装更方便简单,而且能节能降耗。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室外机的空调,包括置于室内的机壳及安装在该机壳内的冷凝器、风机;所述的机壳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所述的风机设置在风道的一端且位置与进风口相对应,冷凝器设置在风道的另一端且位置与出风口相对应;所述的机壳内设置有压缩机,冷凝器下方设置有接水盒,接水盒上设有水位控制报警装置,接水盒底部连接有放水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在该空调中,所述的压缩机外套装一附加壳体,附加壳体与压缩机外壳之间形成一空腔,压缩机的底部设有与该空腔连通的压缩机进液口,附加壳体的上部设有空腔进液口;
机壳内设有冷却棒,冷却棒包括主壳体,主壳体内设有若干根毛细管,且各毛细管之间及毛细管与主壳体内壁之间均设有空隙;主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液口、出液口,且均与主壳体内腔连通,其中出液口与所述的附加壳体上的空腔进液口连接;各毛细管的一端均与压缩机的出气口连接,另一端与蒸发器的入口连接;
蒸发器的入口与出口之间通过多根管道连通,且管道之间设有空隙;蒸发器的一侧设有吸冷风扇,与之相对应蒸发器另一侧的机壳上设有风口;吸冷风扇的风道端部设置在靠近冷凝器处;
蒸发器的出口通过多根输送冷液的细管与冷凝器的各段蛇形管一端对应连通,所述的多根细管外套置一套管,冷凝器的各段蛇形管的另一端与套管内腔连通;套管内腔与所述的冷却棒主壳体的进液口连通。
在该空调中,所述的蒸发器设有多个入口、多个出口;所述的与冷凝器的蛇形管连通的套管通过多根管道连通冷却棒主壳体的进液口;所述的附加壳体上的空腔进液口设有多个。
在该空调中,所述的蒸发器入口与出口之间的每根管道上沿轴向设有多条通孔。
在该空调中,所述的冷凝器设有两个,一个设置在机壳的出风口处,另一个倾斜设置在风道中部。
在该空调中,所述的接水盒内设有一水泵,水泵的输水管连接设置在机壳内出风口上方的水槽,出风口内侧设有滤布,滤布挂在水槽下方且在水槽底部设有与之对应的漏水孔。
在该空调中,所述的接水盒上设有臭氧发生器。
在该空调中,在机壳内设有制热装置,制热装置位置与出风口相对应。
在该空调中,所述机壳底部安装有滚轮。
本发明的有意效果是:它没有室外机,精简了空调的结构,方便了安装使用;而且降低了能耗,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消除了大量热量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环保;制冷时流到接水盒内的水,可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进行消毒,使其成为可利用的益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制冷剂循环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冷却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进风口,3出风口,4风机,5冷凝器,6冷凝器,7接水盒,8水泵,9放水装置,10风道,11输水管,12水槽,13滤布,14压缩机,141附加壳体,142空腔,143压缩机进液口,144空腔进液口,145出气口,15冷却棒,151主壳体,152毛细管,153进液口,154出液口,17蒸发器,171入口,172出口,173管道,174通孔,18吸冷风扇,19风口,20风道,21细管,22套管,23回液管,24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该无室外机的空调,包括机壳1、安装于该机壳内的压缩机、冷却棒、蒸发器、冷凝器、风机、接水盒等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传福;魏长利,未经王传福;魏长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39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机旋转部件输出功率的测量方法
- 下一篇:X射线衍射仪用多功能样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