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支点双车翻车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13597.8 | 申请日: | 2008-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6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 发明(设计)人: | 孙大庆;邱凯;陈祖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华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7/48 | 分类号: | B65G67/48;B65G67/24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姜玉蓉 |
| 地址: | 116013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点 翻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料卸载设备,特别是将标准铁路敞车或专用底开车所承载的煤炭、矿石等散粒物料进行卸载的两支点双车翻车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翻车机只具有单一翻卸功能,通过翻车机的翻转功能将铁路敞车所运载的物料进行翻卸;而对于专用底开车的物料卸载,则采用的是专用卸料地坑。由大连华锐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生产的两支点双车翻车机就是只具有单一翻卸功能的翻车机,该翻车机由“C”形端环、前梁装置、后梁装置、靠压车装置、托辊装置、驱动装置和固定平台等几部分组成,两个端环通过固定平台及前、后梁连接为一个钢结构主体,钢结构主体上设有轨道,标准敞车进入钢结构主体并定位后,由靠压车装置将其固定,驱动装置通过齿轮齿条传动带动钢结构主体旋转,实现物料翻卸,该翻车机只能解列翻卸。但这种只具有单一翻卸功能的翻车机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国内市场的需求,当前国内市场要求翻车机具有更多功能,即在解列或不解列的状态下能翻卸标准铁路敞车,同时也具有专用底开车的卸料功能。
发明内容
为满足市场的需要,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设计一种既能在解列或不解列的状态下翻卸标准铁路敞车,又具有专用底开车卸料功能的两支点双车翻车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两支点双车翻车机主要由端环、前梁装置、后梁装置、落料平台、靠车机构、压车机构、托辊装置和驱动装置组成,所述的托辊装置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坑基础上,前梁装置、后梁装置、落料平台与两个端环组成一个钢结构主体,靠车机构、压车机构分别设置在后梁和前梁的内侧,在所述的落料平台上还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安装有开门机构和闭门机构,所述的开门机构安装在落料平台的进口处,闭门机构安装在落料平台的出口处。
本发明所述的端环采用“O”形结构,尺寸满足铁路机车限界要求。
本发明所述的端环外圆表面设有环形轨道,以滚动接触方式安装在托辊装置的辊轮上。
本发明所述的落料平台两端分别通过垂直轴铰接方式安装有伸缩平台。
本发明所述的伸缩平台采用液压油缸驱动。
本发明所述的伸缩平台具有可伸缩性,伸长时,伸缩平台与落料平台的长度之和为27000mm,缩短时,伸缩平台与落料平台的长度之和为24000mm。
本发明所述的开门机构是具有升降和弹性缓冲功能的开门机构。
本发明所述的闭门机构是具有升降和弹性缓冲功能的闭门机构。
本发明所述的落料平台为整体双轨箱型梁结构,落料平台中部为空心结构,空心部分设有格栅,底部为料斗。
本发明所述的驱动装置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翻车机非倾翻侧与轨面标高相同的基础上,并安装有PLC控制装置、编码器和接近开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发明设计了具有伸缩功能的落料平台,落料平台的长度可以从24000mm伸长到27000mm,既可以进行标准铁路敞车的解列翻卸,也可以进行标准铁路敞车的不解列翻卸。
2、由于本发明的落料平台上安装有开门机构和闭门机构,当底开车进入翻车机入口时,开门机构将闸门打开;当底开车离开翻车机出口时,闭门机构将闸门关闭,实现了底开车的卸料功能。
3、由于本发明的落料平台为空心结构,底开车排放物料可以穿过落料平台上的格栅直接落到料斗里,方便了物料的收集和转运,提高了转运效率。
4、由于本发明不需设置专用的排料地坑,节约了投资成本,提高了翻车机的使用效率。
5、由于本发明的驱动装置采用PLC控制,采用编码器和接近开关的双重保护,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使运行更可靠。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有附图2张。其中:
图1是两支点双车翻车机的主视图。
图2是两支点双车翻车机的俯视图。
图中:1、端环,2、开门机构,3、前梁装置,4、后梁装置,5、闭门机构,6、落料平台,7、靠车机构,8、压车机构,9、托辊装置,10、伸缩平台,11、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华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华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35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教学实验数据处理系统
- 下一篇:潜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