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熔融还原镍渣提铁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3552.0 | 申请日: | 200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3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惠民;谢国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13/12 | 分类号: | C21B13/12;C21B11/1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融 还原 镍渣提铁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熔融还原镍渣提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一座电炉上同时完成镍渣 熔融和还原两个过程,热态镍渣及少量冷态镍渣置入电炉内,逐渐加料,在电炉内加热至 1500-1550℃,熔化至熔融状态,形成一定的熔池,再逐渐喷入煤粉对镍渣中的铁进行还 原,同时加入石灰和其它辅料进行造渣,即实现镍渣中的铁被还原的过程;所述的每吨镍 渣原料中,加入煤粉、石灰粉、及其它辅料的重量份比例如下:煤粉0.055-0.3t、石灰粉 0.44-0.7t、铝矾土0-0.24t、铁皮0-0.005t、废钢0-0.085t、萤石0-0.88t;所述的电 炉包括熔融段和还原段,熔融段采用长方体结构,底部为斜坡式结构,还原段为平炉底结 构,底部为平底式结构,熔融段和还原段底部相通,上部设有隔墙;熔融段上部设有加热 电极,下部设有镍渣加入口;还原段侧面设有煤粉喷枪入口,上部设有造渣剂加入口和排 烟口,下部设有铁水出口及出渣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35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