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鼓型橡胶护舷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13540.8 | 申请日: | 2008-10-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7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 发明(设计)人: | 闫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海军 |
| 主分类号: | B63B59/02 | 分类号: | B63B59/02;E02B3/26;C08L7/00;C08L9/06;C08L9/00;C08L75/04;C08K13/02;C09K11/00;C08K3/22;C08K5/09;C08K3/26;C08K3/04;C08K3/06 |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忠达 |
| 地址: | 112414辽宁省铁岭***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鼓型 橡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防碰撞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转鼓型橡胶护舷。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船舶或码头建筑物遭到破坏,需要在船舶与码头之间、船舶与船舶之间设置护舷防护设备,传统的护舷一般采用木桩、木板、旧充气轮胎等,随着现代船舶和码头的发展,传统的简易护舷器材已由橡胶材质的护舷所取代,已成为码头船舶的优良防撞设备,主要有圆筒型、D型、拱型(CDA型)、豉型、充气型等,橡胶护舷在使用时用铁链或螺栓固定在码头和船坞上,以确保船靠泊或移泊时的作业安全,目前国内外橡胶护舷大都是单纯橡胶制成,其内部结构没有变化,存在着压缩变形小、反力高、吸能低、易老化、防冲撞力差、易断裂、使用寿命短等缺陷,当船靠泊或移泊时,护舷所产生的压缩变形不能随船体的移动而转动,因此剪切力和摩擦力很大,经常使固定护舷的铁链和螺栓及其它联接件损坏,船体油漆也常被刮掉或损伤,这不仅影响靠船作业和安全,而且更换维修也很困难,不能满足现代码头和船坞靠船作业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护舷弹力大、不易老化、使用寿命长,特别是防撞效果好的转鼓型橡胶护舷。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转鼓型橡胶护舷,包括至少一个橡胶护舷转体和护舷轮体支撑机构。
护舷轮体支撑机构,包括轮轴托架和轮轴。轮轴穿过护舷轮体的轴孔或轮鼓,轮轴的两端分别装入固定在轮轴托架两侧壁上的轴座内,两个轴座内均衬设有轴瓦。
本发明的转鼓型橡胶护舷,可设置在港口码头设定位置上或设置在船舶上,并将轮轴托架固定在港口码头设置位置或船舶上的设定位置。
护舷轮体可用橡胶制成或是用具有彩色夜光效果的橡胶制成。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护舷轮体可转动,船与码头或船与船之间相撞时由于护舷轮体能相对转动,摩擦力大大降低,产品使用寿命长,且防护效果好。当用具有彩色夜光效果的橡胶制成护舷轮体时,夜间视觉好,可防意外撞击,并具有美化港口码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单轮体转鼓型橡胶护舷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双轮体转鼓型橡胶护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转鼓型橡胶护舷,包括橡胶护舷轮体1、轮轴托架2和轮轴3。轮轴托架2的两侧壁上分别且对称地设置有轴座4和轴座5,在轴座4和轮座5的轴孔内分别固定有轴瓦6和轴瓦7。轮轴3穿过橡胶护舷轮体1的轮鼓8,轮轴3的两端分别插入轴瓦6和轴瓦7内。
使用时,将轮轴托架2的托板9用螺栓固定在船舶上和港口的码头上的设定位置。
实施例二
转鼓型橡胶护舷,包括两个橡胶护舷轮体1、轮轴3和轮轴托架2。
轮轴托架2的两侧壁上设有轴座4和轴座5,在轮轴托架2的中部设有轴座8,轴座8由支架9支撑,支架9下端固定在轮轴托架2的托板11上。在轴座4、5和8的内孔中分别固定有轴瓦6、7、10。轮轴3穿过第一个橡胶护舷轮体1的轮鼓12、轴座8内孔中的轴瓦10和第二个橡胶护舷轮体1的轮鼓12,轮轴3的两端分别插入轴座4和轴座5内孔中的轴瓦6和轴瓦7内。
实施例三
转鼓型橡胶护舷的橡胶护舷轮体1采用具有彩色夜光效果的橡胶制成时,该橡胶是由原料天然橡胶15kg、丁苯橡胶15kg、顺丁橡胶18kg、聚氨脂橡胶13kg、余辉发光粉(莹光剂)2kg、反光粉6kg、氧化锌2.3kg、硬脂酸1.0kg、古马龙0.4kg、碳酸轻钙20kg、碳黑28kg、松焦油3kg、硫磺粉1kg、促进剂DM0.8kg、防老剂RD0.6kg和调色剂3kg混炼均匀,经模具成型后再经硫化制备成。其中混炼为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海军,未经闫海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3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