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在碳纳米管内腔或外壁面负载金属粒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3446.2 | 申请日: | 200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3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包信和;郭淑静;潘秀莲;陈为;王传付;张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37/02 | 分类号: | B01J37/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 驰;周秀梅 |
地址: | 116023***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纳米 管内腔 外壁 负载 金属 粒子 方法 | ||
1.一种控制在碳纳米管内腔或外壁面负载金属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具体如下,
1)碳纳米管的预处理:采用60-68wt.%的浓硝酸浸没碳纳米管,于 120-140℃处理10-15小时,过滤,洗涤,烘干,得到备用碳管;
2)A.在碳纳米管管腔内填充金属粒子:室温下将备用碳管与浓度为 0.01-1mg/ml金属盐溶液搅拌混合,金属盐溶液与碳管的比例为50-300ml /g,20-40℃下超声2-6小时后,室温下磁力搅拌至干,搅拌速度为 20-80g/min,时间为20-50小时;在烘箱中程序升温干燥,程序升温过程是 指从室温以0.5-3℃/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10℃并保温6-12h,得到填充有金 属盐的碳纳米管;在氢气气氛下于300-500℃还原2-5小时,得到在管腔内 填充金属粒子的碳管;
或B.在碳纳米管外壁面负载金属粒子:将备用碳管与有机溶剂充分混 合后,有机溶剂和碳管的质量比为10-30;20-40℃下超声2-6小时后,加入 浓度为2-20mg/ml金属盐溶液,再加入pH=8-12的碱溶液,备用炭管与金 属盐溶液的比例为300-10mg/ml、碱溶液与备用碳管的比为30-5ml/g,搅拌 加热至干,搅拌速度为50-100g/min,加热温度70-110℃,烘箱中干燥,从 室温升温至100-150℃保温8-18h,在氢气气氛下于300-500℃还原2-5小时, 最终得到在碳纳米管外壁面负载金属粒子的样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为单壁碳 纳米管、双壁碳纳米管和/或多壁碳纳米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A中在碳 纳米管管腔内填充金属粒子过程中,金属盐溶液与碳管的比例为 80-180ml/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B中在碳 纳米管外壁面负载金属粒子过程中,有机溶剂和碳管的质量比为15-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B中在碳 纳米管外壁面负载金属粒子过程中,碱溶液的pH=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盐溶液为金属 钌、铁或钴的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溶于水或有机溶剂的一种或一种以 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B中在碳 纳米管外壁面负载金属粒子过程中,其中所采用的有机溶剂的沸点要比金 属盐溶液所采用的溶剂的沸点高,并且金属盐不溶于此有机溶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苯, 金属盐溶液所采用的溶剂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34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