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式微量样品自动引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3439.2 | 申请日: | 200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8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徐章润;樊晓峰;裴晓华;陈志新;方肇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08 | 分类号: | G01N35/08;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焱;罗洪杰 |
地址: | 110004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式微 样品 自动 引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流控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式微量样品自动引入装置。
背景技术
微流控分析是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分析化学前沿领域,它以分析化学为基 础,以微机电加工技术为依托,目标是把整个实验室的功能集成在微芯片上,构建芯片实验 室,实现各种分析系统的整体微型化、自动化、集成化与便携化。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泳是 在微流控分析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它具有分离快速、易平行操作、自动化、集成化、低成 本等优点。然而,对于高通量、自动化的微流控分析系统,合适的样品引入接口十分重要, 这也是制约微流控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一方面要求样品引入保持连续进样而不中断分 析过程;另一方面由于微流控系统操控样品量少(皮升至纳升级),应研究如何在换样过程 中减少样品损失,发挥微流控分析系统的优势。微流控毛细管电泳系统中采用最多的是基于 固定储液池式的样品引入方法,这种进样方法常常将微通道设计成十字形[Bruin J M G.Recent developments in electrokinetically driven analysis on microfabricated devices,Electrophoresis, 2000,21:3931-3951.],其中一条通道作为分离通道,另一条通道用于样品引入。两条通道的 两端为储液池,其中两个储液池分别用于储存样品溶液和缓冲液,另外两个用作废液池。控 制储液池上电位的变化,可以操纵液体流动,从而实现样品的引入与电泳分离。这种装置容 易加工,操作简单,但属于间歇式换样,换样常常只能手工进行,往往需要十几步操作,不 仅繁琐,而且影响了分析通量。换样效率不高是制约微流控分析技术实际应用的问题之一, 使得芯片分析速度快的主要优势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连续试样引入技术已成为微流控 分析技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流通池式试样引入系统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方法之一[Fang Q,Wang F R,Wang S L,Liu S S,Xu S K,Fang Z L.Sequential injection sample introduction microfluidic-chip base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system,Anal.Chim.Acta,1999,390:27-37.],其主要是采用在芯片上加工与微通 道相连接的试样引入通道,连续的向芯片内引入多种试样溶液,然后在芯片上进行进样和分 离操作。流通试样引入系统常采用蠕动泵、注射泵或真空泵等作为试样更换的驱动力。但流 通式样品引入系统每次进样消耗样品量较大,通常为几十微升到几百微升[Fang Q,Xu G M, Fang Z L.A high-throughput continuous sample introduction interface for microfluidic chip-base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systems[J],Anal.Chem.,2002,74:1223-1231.徐章润,王世立,樊晓峰, 王福仁,方肇伦,小型可连续进样微流控芯片分析仪的研制,分析化学,2003,31(12):1527-1530.Wang S L, Fan X F,Xu Z R,Fang Z L.A simple microfluidic system for efficient capillary electrophoretic separation and sensitive fluorimetric detection of DNA fragments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liquid-core waveguide techniques,Electrophoresis,2005,26:3602-3608.]。取样探针式样品引入 系统的特征是芯片上没有专门的固定或流通试样池,而采用与芯片分析通道直接相连的取样 探针,通过将取样探针插入试样容器内完成试样引入[Smith E M,Xu HW,Ewing A G.DNA separations in microfabricated devices with automated capillary sample introduction, Electrophoresis,2001,22:363-370.Chen G,Wang J.Fast and simple sample introduction for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Microsystems,Analyst,2004,129:507-511.]。将取样探针和可平移的开 缝试样管阵列结合,可实现低消耗、高通量试样引入[He Q H,Fang Q,Du W B,Huang Y z,Fang Z L Analyst,2005,130:1052-1057.He Q H,Fang Q,Du W B,Fang Z L.Electrophoresis,2007,28:2912-2919.]。但 该装置手工制作的开缝试样管难以保证其尺寸和形状的一致性,捆绑电极式的取样探针可靠 性较差,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能力。另外,一维线性试样管阵列占用空间较大,而且平移进样 时需要两倍的阵列长度,不利于装置的小型化。因此,研制一种有实用价值的自动化样品引 入装置,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微流控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微流控分析技术的发展,并 可为该技术的产业化铺平道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34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双向触发二极管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卧式喷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