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控制气流方向的气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3130.3 | 申请日: | 200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3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尹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16 | 分类号: | B60R21/16;B60R21/20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21007辽宁省锦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气流 方向 气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备在汽车上的安全气囊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控制气流方向的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的安全气囊在展开的初始阶段会在瞬间释放出很大的能量,并可对乘员产生很高的冲击力。乘员如果在气囊的展开阶段接触气囊,很高的气囊冲击力会导致乘员受到伤害。因此,普通安全气囊对于坐姿靠前的较小乘员不能进行适宜的保护甚至会造成额外的伤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实现对不同的乘员进行适宜的保护而产生了智能型安全气囊,智能型安全气囊需要依靠各种乘员传感器对乘员进行判断,进而控制气囊以不同状态展开,因此智能型安全气囊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安装维修不便,且对车身结构有特殊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控制气袋的展开速度,降低气囊展开过程中对乘员的瞬间冲击力,避免对距离气囊较近的乘员造成伤害,同时对正常坐姿的乘员也能有效保护的可控制气流方向的气囊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有一个模块支架,在模块支架上设有气体发生器和气袋,在气袋内设有拉带,其特殊之处是:在气袋内沿竖直方向设有布片,所述的拉带一端连接在布片上、另一端固定在气袋根部,气袋前面中部与布片通过可撕裂缝纫线或胶带连接。
上述的可控制气流方向的气囊装置,拉带与布片连接一端位于布片中部。
上述的可控制气流方向的气囊装置,所述的布片的上、下边缘分别与气袋内顶部和底部固接,以控制气袋两侧先行展开。
上述的可控制气流方向的气囊装置,所述的布片的四周边缘分别与气袋内四周固接,在布片的两侧分别设有排气孔,以控制气袋两侧先行展开。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通过控制气袋展开时气流的方向,可以实现气袋两侧先展开,中间部分再展开,从而控制气袋前部中间位置的展开速度,降低气囊展开过程中对乘员的瞬间冲击力,从而避免气囊在展开初始阶段对距离较近乘员的伤害;完全展开后也能对正常坐姿的乘员提供保护,该装置无需对车辆结构更改,并与当前的安全气囊系统相兼容,仅使用当前点火回路即可实现较高的保护性能,能够满足消费者对被动安全越来越高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气袋展开初期)的结构示意图(对应实施例1);
图2是图1气袋充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布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气袋和布片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气袋展开初期)的结构示意图(对应实施例2);
图6是图5气袋充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布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的气袋和布片的立体图。
图中:1-气袋,2-布片,201-缝纫线,3-拉带,4-气体发生器,5-模块支架,6-乘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有一个模块支架5,在模块支架5上固定有气体发生器4和气袋1,在气袋1内设有一个或者多个拉带3,在气袋1内中部沿竖直方向(即与气袋1的展开方向相垂直或接近垂直的方向)设有布片2。布片2的上、下边缘分别与气袋1内顶部和底部通过缝纫线固定连接,所述的拉带3一端连接在布片2中部,拉带3另一端固定在气袋1根部,气袋1前面中部与布片2通过可撕裂缝纫线201连接(此处也可通过胶带粘接)。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气体发生器4将气体充入气袋1内,在气袋1展开初期,气流经布片2的两侧边缘与气袋1之间流入气袋1的前端两侧部,可撕裂缝纫线201不会被撕裂,布片2和拉带3能够控制气袋1中部的形状为内凹状(如图1所示),使气袋1中部的展开速度相对四周慢,缓解气袋1对坐姿靠近的乘员6的直接冲击;随着气袋1内部压力逐渐增加,将缝纫线201撕裂,布片2放松对气袋1中部的约束,气袋1中部开始展开至最终形状(如图2所示),从而实现对正常乘员的保护。
实施例2
如图5-图8所示,所述的布片2的四周边缘分别与气袋1内四周通过缝纫线固接,在布片2的两侧分别设有排气孔202。在气袋1展开初期,气流经布片2的两侧排气孔202流入气袋1的前端两侧部,其它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31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马桶之移动式喷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准分子激光手术冲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