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测焦炭机械强度和热性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3054.6 | 申请日: | 200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1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波;战丽;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 群 |
地址: | 114044辽宁省鞍***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测 焦炭 机械 强度 性质 方法 | ||
1.一种预测焦炭机械强度和热性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单种 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单种煤粘结性指标及配煤比拟合而成的配合煤 镜质组反射率分布为主要输入参数来预测焦炭热性质指标;通过选择 单种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粘结性指标、单种煤所得焦炭热性质作 为预测参数,通过下述计算方法进行:
Ai=Xi*Yi
B=∑(Ai*Ri)
CRI配焦=∑(Ai* Ri /B*CRIi单焦)
CSR配焦=∑(Ai* Ri /B*CSRi单焦)
Ai—第i种单种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修正频数总和
Xi—第i种单种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频数总和
Yi—第i种单种煤粘结性指标
B—配合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修正频数总和
Ri—第i种单种煤配煤比
CRI i单焦—第i种单种煤所得焦炭反应性
CSR i单焦—第i种单种煤所得焦炭反应后强度
CRI配焦—配合煤所得焦炭反应性
CSR配焦—配合煤所得焦炭反应后强度
所述的预测焦炭机械强度指标通过BP神经网络来实现,将大量有代表 性配合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和粘结性指标为输入参数作为BP神经网 络的输入端,对应焦炭指标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出端,训练BP神经网 络,得到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然后将待预测煤的 煤质指标作为BP神经网络输入参数,即得到预测焦炭的机械强度指标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305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土地基处理加筋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新型华夫格绒面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