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刺穿电缆绝缘层与导体连通方式安装的接地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2987.3 | 申请日: | 200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2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刚 |
主分类号: | H01R4/24 | 分类号: | H01R4/24;H01R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41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穿 电缆 绝缘 导体 连通 方式 安装 接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金具领域,接地环是架空绝缘导线系统检修时临时接地装置,本发明涉及到电气接触点不氧化(穿刺孔自密封)电气接触压力稳定可靠(定径设计)抗拉性能好(铝合金一体化)安装方便。
背景技术
现行架空输配电线路(10KV-IKV)大部分采用有绝缘防护层的电缆,停电检修时需要一个位置明确,接触可靠的导体暴露点将导体残存电荷放掉,当接地棒挂在这个暴露点时,检修人员方可接触电缆,一旦发生误送电现象,由于系统处在接地状态而不能成功合闸,从而保证检修人员安全,这个导体暴露点采用的是接地环,对接地环的技术要求是与导体接触稳定可靠,接触电阻尽可能小,抗拉性能要好,现行的接地环主要有二种类型,一种是需剥去电缆皮后安装主连接体,主连接下部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一个封闭的环状体,这种结构的接地环主要问题是主连接体与剥皮后的导体部分易氧化,造成接触电阻逐步增大,挂取接地棒的机械力会使接地环相对导体转动,螺纹配合也存氧化问题,所有这一切均会反映在接触电阻逐步增大上,另一种是采用现有的绝缘穿刺线夹,一端穿刺连接导体,另一端过渡连接一个封闭的环状体,组合成的绝缘穿刺接地环,这种结构的接地环在挂取接地棒时的机械力作用下,封闭的环状体与绝缘穿刺线夹,围绕环状体上部产生转动而导致连接松动,接触电阻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地是提供一种在各种温度下安装,都能稳定与电缆导体部分可靠连接,接触电阻不受挂取接地棒机械力影响而长期保持在安装时的低水平,接地环本身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穿刺厚绝缘层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是采用铸造方式制造、整体铝合金结构的接地环,该接地环主连接体下部是一个封闭的环状体,环状体上部是与环状体在铸造时同时成型并连成一体的主连接体,主连接体上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夹固件,在主连接体,夹固件与电缆接触的位置分别设置夹紧内孤面,夹紧内弧面上密集设置由铸造接地环同时成型的穿刺针,穿刺针按一定的径向孤度、轴向排列,当主连接体、夹固件在连接螺栓作用下合严时,主连接体上的穿刺针与夹固件上的穿刺针形成固定的径向圆周距离,这个距离略小于要安装的电缆导体圆周,小于导体圆周部分二分之一是刺入导体内部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着重示意主连接体上夹紧内孤面及穿刺针。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着重示意夹固件上夹紧内孤面及穿刺针。
图3:是本发明的主连接体、夹固件合严后与安装电缆(国家标准)截面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3具体结构如下,接地环主体下部为挂环4,上部为主连接体1,主连接体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夹固体5,在主连接体1夹固件5分别设置夹紧内孤面2、3。夹紧内孤面上设置穿刺针6。
使用时将带有绝缘皮的电缆置于主连接体1夹固件5上的夹紧内孤面2、3内,逐步递进的拧紧连接螺栓,穿刺针6逐步刺破电缆绝缘皮,当穿刺针刺入导体预先设定深度时,主连接体1和夹固件5在连接螺栓作用下合严限位,完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刚,未经王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29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