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冷轧钢板退火硌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2916.3 | 申请日: | 2008-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0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荣;林森木;周敬忠;李新民;丛劲松;林彬;张广安;王越;高毅;蔡恒君;孟昭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00 | 分类号: | C21D1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冷轧 钢板 退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钢热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带钢自动纠偏控制系统消除冷轧钢板表面在退火过程中产生硌印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冷轧带钢退火处理是冷轧板生产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连续退火机组更是提高退火速度和质量的重要设备。而连续退火机组是由多个不同辊径的炉辊组组成的连续自动生产线,每组炉辊均由对应的一个带钢自动纠偏控制模块即CPC进行自动控制,防止缠绕在炉辊上的带钢在连续退火运行中跑偏。由于带钢在进入连续退火炉前要将前一根带钢的尾部与后一根的头部焊接在一起,加之带钢在连续退火炉内运行的距离较长,因此偶尔会有杂物粘附在炉辊表面,尤以炉辊两侧居多。由于此时带钢处于(高温)退火过程中,屈服、抗拉强度和硬度很低,炉辊上的杂物极易将带钢表面硌伤形成硌印缺陷。而且这种硌印在后步工序中又很难消除,一旦产生硌印必将出现大量的不合格品,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每月出现边部硌印的次数都在3次以上,每次形成硌印的产品数量均达到上千吨。
同时,由于产生硌印的区域是在密封加热炉区,对于炉辊硌印消除的方法只能是采取停机开炉进行处理,每次开炉都需停机20小时以上,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并产生60吨的废品;而且严重影响了生产的顺利进行,降低了机组的产量和产品质量。
经检索,未发现相关的专利信息和有关的资料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产生炉辊硌印的根源,提供一种利用现有带钢自动纠偏控制系统和钢板边缘去除炉辊粘附物,从而消除带钢表面硌印缺陷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消除冷轧钢板退火硌印的方法,是利用冷轧钢板连续退火炉内设置的多组不同辊径组成的退火炉辊组,以及对应控制各个退火炉辊组的多个钢板自动纠偏控制模块即CPC,通过人工制动CPC来控制炉辊,调整钢板所需的位移量,并利用钢板边缘将粘附在炉辊表面的异物去除。其调整操作工艺过程为:
首先,在平整机后部检查台人工测量出硌印距钢板边缘的距离,确定钢板需要移动的方向和位移量;
同时,测量两个硌印之间的距离即实际的硌印周期,将硌印间距除以圆周率Π,得出炉辊直径,对照出产生硌印的具体炉辊和需要调整的辊组;
将该辊组前一个CPC(靠近炉区入口侧)控制方式改为手动,根据已知条件和液压缸行程与实际钢板位移量的对应关系,计算出液压缸行程,控制需纠偏辊组的液压缸上升所需的位移量,在液压缸的作用下炉辊将向硌印相反的方向倾斜,并带动钢板随倾斜的炉辊向另一侧偏移出硌印距钢板边缘的位移量,使钢板边缘处于与炉辊表面异物接触的位置;
利用缠绕在炉辊上且处于运行状态的钢板锐利边缘的不断刮扯和摩擦,直至将粘附在炉辊表面的异物去除;
最后,将CPC改回自动方式,恢复正常操作。
上述方法对于硌印距钢板边缘的距离小于12mm的情形,其效果十分明显。当硌印距钢板边缘的距离大于12mm时,仅采取上述方法将难以奏效,必须结合调整退火钢板宽度规格的措施,即减小钢板宽度,使硌印距钢板边缘的距离在12mm的范围以内,然后再使用本发明的处理方法。
由于现场是一个多炉辊、不同温度区间组成的连续化自动生产线,其影响因素较多,为了消除不确定因素影响,故纠偏辊组液压缸上升的位移量需在计算值的基础上外加0.8~1.2的修正系数。
实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本发明利用现有的带钢自动纠偏控制系统和装置,因此不需增加任何设备与投资,且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就能将硌印消除,而每次产生的硌印缺陷不合格品的数量仅有75吨,比实施前的1000吨减少了925吨,仅此一项每年就可节约价值200余万元。由于去除硌印无需开炉停机,从而可极大提高退火机组的产量和设备作业率,保证生产的顺行。同时,每次还可减少60吨废品损失,提高钢板质量和成材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时间,并避免了由于长时间停炉造成的能源浪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29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