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玉米田防治杂草的复合增效除草剂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12770.2 | 申请日: | 2008-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6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丕业;白殿奎;郑学胜;姜淑华;高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松辽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N41/02 | 分类号: | A01N41/02;A01N39/04;A01N39/02;A01P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031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玉米田 防治 杂草 复合 增效 除草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增效除草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含有硝基磺草酮A和除草剂B 的二元复合增效除草剂,其中A为硝基磺草酮,除草剂B为2,4-D酸B1、2,4-D钠盐B2、 2,4-D乙酯B3、2,4-D丁酯B4、2,4-D异辛酯B5、2,4-D二甲胺盐B6、二甲四氯酸B7、二甲 四氯钠盐B8、二甲四氯乙酯B9、二甲四氯丁酯B10、二甲四氯异辛酯B11、二甲四氯二甲胺 盐B12中的一种。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玉米田播种面积近4亿亩,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产量约为1.3亿吨,种植面积 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二,每年我国玉米受害面积约达700万公顷以上。现用的玉米田除草剂品 种较多,如乙草胺、莠去津、烟嘧磺隆、2,4-D丁酯等。乙草胺类除草剂,在土壤中残效期短, 在植物体内易降解,为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特效除草剂,但对阔叶类杂草防除效果较差; 莠去津类除草剂对阔叶类杂草效果好,但在土壤中持效期长,用药量高时易对后茬作物(如 大豆、花生、棉花、甜菜等)产生残留药害。烟嘧磺隆类除草剂的活性高,杀草谱广,选择 性高,但成本过高,不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2,4-D丁酯类除草剂对玉米田的已出土的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具有很好的防效,尤其 对难防治的苣荬菜、刺儿菜、大蓟等多年生阔叶杂草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对禾本科杂草 基本无效。硝基磺草酮是一种新型的三酮类除草剂,既可用于玉米播后苗前土表处理也可用 于苗后茎叶喷雾,杀草谱广,活性高、可混性强、且见效快,在土壤中残留期短,对玉米、 后茬作物及环境安全性好,使用灵活、成本低;但该药对部分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不十分理 想。此外,国内专利中还不多见与其他类除草剂的组合物。因此,硝基磺草酮及其与防除阔 叶杂草的除草剂复配除草制剂的开发,在我国玉米田杂草防治方面有很大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解决目前我国玉米田杂草化学防除中存在的除草剂性能单一、效果 不理想、价格高、残留较大等的缺点,开发一种新型的玉米田复配除草剂。该复配除草剂玉 米播后苗前、苗后均可使用,且可以同时防除玉米田中大多数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玉米田防治杂草的复合增效除草剂,含有硝基磺草酮(2-(4-甲磺酰 基-2-硝基-苯甲酰基)环己烷-1,3-二酮)除草剂A和除草剂B,除草剂B为2,4-D酸B1、2,4-D 钠盐B2、2,4-D乙酯B3、2,4-D丁酯B4、2,4-D异辛酯B5、2,4-D二甲胺盐B6、二甲四氯酸 B7、二甲四氯钠盐B8、二甲四氯乙酯B9、二甲四氯丁酯B10、二甲四氯异辛酯B11、二甲 四氯二甲胺盐B12中的一种,及常规的农药助剂和/或载体,其含有除草剂A和除草剂B的 总量为1~99重量份。
所说的重量份可分为克、公斤、市斤、吨等重量单位。
复合增效除草剂中含有除草剂A和除草剂B的总量为1~99重量份,又以含有除草剂A 和除草剂B的总量为15~75重量份为好。
在本发明的复合增效除草剂的除草剂A与除草剂B的质量比以1:30~50:1为好,又以除 草剂A与除草剂B的质量比为1:15~20:1为更好。
在本发明的复合增效除草剂的活性成分除草剂A和除草剂B分别为:
除草剂A:硝基磺草酮
英文名称:mesotrione
化学名称:2-(4-甲磺酰基-2-硝基-苯甲酰基)环己烷-1,3-二酮
结构式:
除草剂B为:
B1:2,4-D酸
英文名称:2,4-D
化学名称:2,4-二氯苯氧乙酸
结构式:
B2:2,4-D钠盐
英文名称:2,4-D sodium
化学名称:2,4-二氯苯氧乙酸钠
结构式:
B3:2,4-D乙酯
英文名称:2,4-D ethyl
化学名称:2,4-二氯苯氧乙酸乙酯
结构式:
B4:2,4-D丁酯
英文名称:2,4-D butyl
化学名称:2,4-二氯苯氧乙酸丁酯
结构式:
B5:2,4-D异辛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松辽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松辽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27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