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性还原制备芳香羟胺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2744.X | 申请日: | 200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7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蒋景阳;刘世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39/10 | 分类号: | C07C239/10;C07C253/30;C07C255/64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树本 |
地址: | 116024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香 硝基 化合物 选择性 还原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领域中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性还原制备芳香羟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芳香羟胺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是合成许多精细化学品、生物活性化合物、药物[(1)Q.x.Shi,R.w.Lu,K.Jin,Zh.x.Zhang,D.f.Zhao,Chem.Lett.,2006,35,226-227;(2)S.Ung,A.Falguieres,A.Guy,C.Ferroud,Tetra.Lett.,2005,46,5913-5917;(3)F.Li,J.n.Cui,X.h.Qian,R.Zhang,Y.Xiao,Chem.Commun.,2004,2338-2339]等的中间体,用途十分广泛。芳香羟胺可通过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性还原来制备。目前,由芳香硝基化合物制备相应芳香羟胺的方法有化学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催化加氢法、生物催化法。
化学还原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一)锌粉还原法,自从Kamm[O.Kamm,Org.Synth.,1941,Coll,Vol.1:445-447]报道了利用锌粉在氯化铵水溶液中还原硝基苯制备苯羟胺后,此方法成为制备芳香羟胺常用的方法。但此法需要大量的氯化铵,反应结束后产生的废水,不能直接循环使用。二)硼氢化物还原法,使用硼氢化物在Sb、Se、Te、BiCl3等为辅助催化剂下可选择性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制备芳香羟胺[(1)P.d.Ren,T.w.Dong,S.h.Wu,Synth.Commun.,1997,27,1547-1552;(2)K.Yanada,H.Yamaguchi,H.Meguri,S.Uchida,J.Chem.Soc.Chem.Commun.,1986,1655-1656],但催化剂有毒。三)催化氢转移法,此法采用的氢给体有水合肼、甲酸、次磷酸等,使用贵金属(钯、铑、铱、镍等)为催化剂,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制备芳香羟胺[(1)Christian S.Jr.Rondestvedt,T.A.Johnson,Synthesis,1977,850-851;(2)N.R.Ayyangar,K.C.Brahme,U.R.Kalkote,K.V.Srinivasan,Synthesis,1984,938-941;(3)Ian D.Entwistle,T.Gilkerson,Robert A.W.,Johnstone,Robert P.Telford,Tetrahedron,1978,34,213-215]。催化剂能否有效回收和循环使用是一个问题。四)硫化物还原法,使用硫化物控制反应过程可使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性还原生成芳香羟胺[(1)M.Bartra,P.Romea,F.Urpi,J.Vilarrasa,Tetrahedron,1990,46,587-594;(2)R.D.Haworth,A.Lapworth,J.Chem.Soc.,1925,127,2970],该法产生的含硫废水较多,环境污染严重。
电化学还原法[(1)A.Cyr,P.Huot,G.Belot,J.Lessard,Electrochimica Acta,1989,34,439-445;(2)P.Zuman,Z.Fijalek,J.Electroanal.Chem.and Intef.Electrochemistry,1990,296,589-593;(3)S.p.Wei,G.h.Qin,Z.m.Wei,D.h.Weng,Technology&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2003,32,1-3]的化学选择性高、产率高,但必须严格控制电流才能获得高选择性的芳香羟胺,很难实现工业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27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