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苯胺改性金属碳纳米管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2654.0 | 申请日: | 200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3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春;郝永胜;韩恩厚;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7/12;C09C3/10;C09C1/62;C09D5/0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胺 改性 金属 纳米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苯胺改性金属碳纳米管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苯胺改性金属碳纳米管涂料由以下两组分构成;
按重量份数计,组分一包括以下组分和含量:
环氧树脂 10~95;
聚苯胺改性锌粉 8~75;
溶剂 0~50;
按重量份数计,组分二包括以下组分和含量:
溶剂 0~80;
固化剂 5~100;
碳纳米管 0.2~10;
组分一与组分二的重量配比为100∶1~100∶85;
所述聚苯胺改性锌粉的组成为:表面包覆层为聚苯胺和植酸,内部是锌粉;在包覆层中,聚苯胺和植酸均匀分布,聚苯胺占50~99.98wt%,植酸占0.02~50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胺改性金属碳纳米管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AD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羟甲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有机硅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有机钛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尼龙改性环氧树脂、氟化环氧树脂、线型苯酚甲醛环氧树脂、邻甲酚甲醛环氧树脂、脂肪族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之一或两者以上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胺改性金属碳纳米管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胺类固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胺改性金属碳纳米管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是锌粉,锌粉的形状是球形的或片状的,所述锌粉的粒径为200~50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胺改性金属碳纳米管涂料,其特征在于:纳米碳纳米管是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或两者的混合物;碳纳米管长度为0.1~50μm,直径小于1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胺改性金属碳纳米管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顺序和步骤进行:
1)组分一制备方法:在容器中加入环氧树脂、溶剂,用高速分散机在400-1000rpm下搅拌5分钟~15分钟;然后加入导电聚苯胺和植酸改性的锌粉,用高速分散机在400-1000rpm下搅拌10分钟~60分钟;
2)组分二制备方法:在容器中加入固化剂、溶剂,用高速分散机在400-1000rpm下搅拌5分钟~15分钟;然后加入碳纳米管,用高速分散机在400-1000rpm下搅拌10分钟~60分钟;用三辊机或砂磨机研磨至细度小于10微米后出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苯胺改性金属碳纳米管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电聚苯胺和植酸改性的锌粉是按以下方法进行改性处理的:
(a)配制磷酸和植酸混合水溶液:其中,磷酸为0.01~5摩尔/升,植酸为0.01~1摩尔/升;
(b)将苯胺加入到磷酸和植酸混合水溶液中,混合后的苯胺浓度为:0.01~1摩尔/升,继续搅拌均匀;取磷酸和植酸、苯胺混合水溶液500ml,加入5~1000g的200~5000目锌粉,并搅拌均匀后,预冷到0~10℃;
(c)配制氧化剂的水溶液:溶液中氧化剂的浓度为0.05~5摩尔/升,将氧化剂的水溶液预冷到0~10℃;氧化剂是过硫酸铵、过氧化氢、过硫酸钾、过氧化苯甲酰、三氯化铁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d)将(c)500ml溶液在时间为10~30分钟内加入含有锌粉的500ml磷酸和植酸、苯胺混合水溶液(b)中,在0~10℃反应1~8小时,离心,用蒸馏水洗涤,80~100℃干燥1~5小时后,用研钵研磨,并筛分,得到深绿色的200~5000目导电聚苯胺和植酸改性的锌粉。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苯胺改性金属碳纳米管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一加入组分二时,固化反应温度为5~40℃,固化反应时间为1小时~15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26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