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刺参细菌性化皮病的复方中草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2641.3 | 申请日: | 200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2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李强;付雷;叶仕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水产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736 | 分类号: | A61K36/736;A23K1/14;A61P17/02;A61P31/04;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23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刺参 细菌性 化皮病 复方 中草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中草药制剂,尤其是一种可应用于刺参人工养殖,治 疗刺参细菌性化皮病、修复刺参溃烂组织的复方中草药制剂。
背景技术:
刺参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养殖品种之一。但随着养殖的过速发 展和不规范运作而造成的病害问题日趋突出,出现了多种明显症状和大规模死 亡现象,给广大刺参养殖业者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其中“化皮病”就是目 前最为流行和影响最为严重的疾病。“化皮病”发病初期是在刺参体壁出现小 面积溃烂,之后溃烂处逐渐增大,以至最终溶解成鼻涕状。迄今的研究结果证 明刺参“化皮病”主要为细菌感染所致,病原菌主要有灿烂弧菌、溶藻弧菌、 假交替单胞菌、假单胞菌和希瓦氏菌等。目前,针对这种疾病的防治主要采用 抗生素药物,可抗生素药物只能起到杀灭病菌的作用,并不能帮助刺参修复已 经溃烂的组织,而且大量抗生素的使用势必造成耐药菌株的出现,所产生的药 物残留和在环境中的扩散问题也已经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和环境公共卫生安 全。中草药是一种绿色无公害生产资料,作为刺参饲料添加剂的研发已经取得 了一定的成果并在一定范围内对提高刺参的抗病力具有较好的效果,但迄今为 止,还没有专门针对刺参细菌性化皮病具有稳定治疗效果的成形中草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没有专门治疗刺参细菌性化皮病的中 草药制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对治疗刺参细菌性化皮病、修复刺参溃烂组织 具有明显效果而对刺参和养殖环境无危害的中草药制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治疗刺参细菌性化皮病的复方中草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
乌梅 80~90%
五倍子 10~20%
各组分的最佳重量百分比为:
乌梅 85%
五倍子 15%
本发明是一种专门用于治疗刺参细菌性化皮病、修复刺参溃烂组织的中草 药制剂,含有乌梅和五倍子两种中药成分,水煎煮后用于化皮刺参的药浴或全 池泼洒。组分搭配合理,具有如下优点:(1)原料按照中草药的配方原则,在 增强药效的同时,对刺参没有毒性,不会影响刺参的正常生活,对刺参体内的 病原菌杀灭效果显著,并能彻底修复溃烂组织;(2)在自然条件下可降解,无 毒副作用,在刺参体内无残留;(3)添加量小,使用方便;(4)组成简单,所 用原料来源稳定,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
实施例1:
取乌梅80克,五倍子20克,按常规水煎煮法制得药液,以50mg/L的药 量药浴大连湾某刺参养殖场的10头自然化皮刺参(体长10~11cm),其疗效见 表1。
实施例2:
取乌梅90克,五倍子10克,按常规水煎煮法制得药液,以50mg/L的药 量药浴瓦房店某刺参养殖场的10头自然化皮刺参(体长8~9cm),其疗效见表 1。
实施例3:
取乌梅80克,五倍子20克,按常规水煎煮法制得药液,以50mg/L的药 量药浴人工感染灿烂弧菌引起化皮的刺参10头(体长9~10cm),其疗效见表1。
实施例4:
取乌梅85克,五倍子15克,按常规水煎煮法制得药液,以50mg/L的药 量药浴人工感染希瓦氏菌引起化皮的刺参10头(体长7~8cm),其疗效见表1。
实施例5:
取乌梅90克,五倍子10克,按常规水煎煮法制得药液,以50mg/L的药 量药浴人工感染假交替单胞菌引起化皮的刺参10头(体长8~9cm),其疗效见 表1。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水产学院,未经大连水产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26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