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焦炉地址检测及炉号自动识别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12255.4 | 申请日: | 2008-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5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常海;顾增华;李刚;王燕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杭州钱江称重技术有限公司;中冶焦耐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 群 |
| 地址: | 114002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炉 地址 检测 自动识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炉地址检测及炉号自动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焦炉四大车是指推焦车、拦焦车、熄焦车和装煤车,随着国内外焦化企业自动化控制 水平和自动化操作要求的不断提高,焦炉四大车的自动化操作技术日益完善。焦炉四大车 自动化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焦炉四大车的炉号自动识别、推焦和装煤联锁及自动行走和 自动化操作。若达到上述目的,首先要解决两个基础的技术问题:第一,四大车的地址检 测问题,解决了地址检测问题,就实现了炉号自动识别,能够进行四大车的自动定位;第 二,四大车之间、四大车与中控室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即通信问题。
实践表明,采用编码电缆定位技术定位精确度高,完全可以满足炼焦生产过程中对移 动机车的定位要求,而且设备运行稳定。四大车的通信方式大多采用无线通信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焦炉地址检测及炉号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采用无线扩频通 信技术及耐高温耐腐蚀格雷母线阻抗匹配编码定位电缆技术分开独立运行,实现现场四大 机车精确定位及抗干扰数据稳定通讯;将煤塔称重系统应用于自动化操作系统中,装煤重 量可直观体现在自动化操作管理客户端界面上,实现了焦炉四大车的统一管理;通过PID 算法,采用基于USS协议的命令来进行变频器的控制;该系统大大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维 护工作量、安全性能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焦炉地址检测及炉号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由地址检测及定位系统、数据通讯系统组 成,地址检测及定位系统与数据通讯系统分开独立执行,地址检测及定位系统由地面站和 车载站组成,并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编码定位阻抗匹配电缆技术来实现现场四大机 车的地址检测及定位,定位系统采用基于USS协议的命令、PID控制算法控制变频器运行; 数据通讯系统采用无线通讯模块无线扩频通讯方式来实现四大车之间、四大车与上位机服 务器之间进行数据通讯。
所述的数据通讯系统还包括煤塔秤称重系统,煤塔秤称重系统客户端基于TCP/IP协 议与上位机服务器相互通讯,煤塔秤称重系统客户端可将装煤重量直接体现在客户端界面 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编码定位阻抗匹配电缆及无线扩频定向通信技术来解决 现场四大机车精确定位及数据稳定可靠通讯,地址检测定位系统和数据通讯系统分开独立 运行,定位精确,抗干扰能力强,数据通讯稳定;
2)可对四大机车的中心地址进行自动修正;将煤塔秤系统用于自动化操作系统中, 装煤重量直观的体现在上位机客户端界面上,实现了焦炉四大车的统一管理;
3)采用编码电缆车上检测方式以获取实时地址,采用基于USS协议的命令,通过PID 算法来进行变频器的控制,实现了机车一次定位率达99%,自动走行定位精度达到10mm 以内。
4)系统实时性高、可靠性好、可维护性好,具有定位精度高、通信误码率低、通讯 速度快,非标准部件少,设备简单,运行可靠等特点,使得焦炉生产管理更加一体化、科 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数据通讯系统的地面站结构图;
图2是数据通讯系统的车载站结构图;
图3是编码电缆的平面展开图;
图4是编码电缆位置检测原理图;
图5是车上检测方式的地址检测及定位系统结构图;
图6是地上检测方式的地址检测及定位系统结构图;
图7是地面站到车载站的数据通讯信号流程图;
图8是车载站到地面站的数据通讯信号流程图;
图9是焦炉地址检测及炉号自动识别系统半自动操作流程图(推焦车);
图10是焦炉地址检测及炉号自动识别系统全自动操作流程图(推焦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杭州钱江称重技术有限公司;中冶焦耐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杭州钱江称重技术有限公司;中冶焦耐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22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DNA之间微小结构差别的方法
- 下一篇:插秧机综合性能检测试验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