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墙体霉菌去除剂及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12194.1 | 申请日: | 2008-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3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铁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铁刚 |
| 主分类号: | A01N59/08 | 分类号: | A01N59/08;A01N59/00;A01P1/00;C09D5/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011辽宁省沈阳市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墙体 霉菌 去除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墙体霉菌材料及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墙体霉菌去除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墙体发霉、长毛(又称为墙体霉斑、墙癌)等现象是困扰建筑业和百姓的难题。部分房屋出现墙体发霉、长毛现象。而且是维修后同一部位又再次发霉、长毛,难以彻底杜绝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国家要求的新型节能型建筑的施工工艺与所采用的材料处于摸索阶段,还不是很完善;2、建筑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做业操作不规范;3、受住户居住环境和条件的影响等原因。形成冷桥结露或建筑物微渗或潮湿,造成墙体发霉、长毛。人们在滋长霉菌的环境生活,长期接触和吸入霉菌,可引发呼吸道疾病和过敏症状等,例如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花粉热、哮喘病等;免疫力低的人还可能因此引起头疼、发烧、皮肤或黏膜发炎等。据国家卫生与医学研究所和《医学杂志》介绍:研究人员对1100名成年哮喘患者的病例档案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对霉菌过敏的患者要比对其他物质过敏的患者高5倍。并且霉菌还可隐藏大量肝炎病毒以及流感病毒等,所以医学界专家提醒公众“要经常注意居室除霉”。
目前,很多人认为墙壁起了霉菌,用抹布把霉菌抹去或者把墙壁重新粉刷一遍或者用普通漂白产品就可以解决,其实这些简单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只能临时起到消除或覆盖作用,不能彻底消除,过一段时间霉菌会再次显现出来,并且越来越严重。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方法没有解决水的问题,因“水“是霉菌产生、生长的主要根源,而墙体霉菌又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菌群,不彻底消除其生长环境、杀灭其菌群,遇有湿度温度相应环境就会迅速繁殖蔓延,因此去霉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体霉菌去除剂及制备方法。该技术产品为淡黄色的碱性液体,具有杀菌、漂白、增加亮白度以及憎水、防水抗渗性于一身的功效,只需喷洒或涂刷在大白墙体涂料等各类材料表面有霉菌的部位,便渗入到大白及墙体内部,让墙体霉菌消失,恢复大白本色,待喷霉克部位实干后,产生强烈的憎水性、防水抗渗性,并保持墙体的呼吸透气性,结露等原因产生的水在其表面像水在荷叶上一样流淌,因而,使霉变墙体保持在干燥的环境中,故不再产生霉菌。真正实现霉菌的彻底治理。
本发明提供的墙体霉菌去除剂:它的成分及重量比例如下:
硅酸钠 6-9
氯化镁 10-15
氢氧化钠 5-6
过氧化氢 25-30
次氯酸钠 25-30
本发明提供的墙体霉菌去除剂制备工艺如下:
将氢氧化钠、过氧化氢、次氯酸钠按比例放到搅拌釜中,搅拌5-10分钟,加入氯化镁,在搅拌15分钟,加入硅酸钠,搅拌5-10分钟,即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具有杀菌、漂白、增加亮白度以及憎水、防水抗渗性于一身的功效,只需喷洒或涂刷在大白墙体涂料等各类材料表面有霉菌的部位,便渗入到大白及墙体内部,15-30分钟内让墙体霉菌消失,恢复大白本色,待喷霉克部位实干后,产生强烈的憎水性、防水抗渗性,并保持墙体的呼吸透气性,结露等原因产生的水在其表面像水在荷叶上一样流淌,因而,使霉变墙体保持在干燥的环境中,故不再产生霉菌。真正实现霉菌的彻底治理。没有污水排放,不污染环境。并且制备方法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墙体霉菌去除剂的成分及重量比例如下:
硅酸钠 6
氯化镁 15
氢氧化钠 5
过氧化氢 25
次氯酸钠 30
本发明墙体霉菌去除剂的制备工艺如下:将氢氧化钠、过氧化氢、次氯酸钠按重量比例放到搅拌釜中,搅拌6分钟,加入氯化镁,在搅拌约15分钟,加入硅酸钠,搅拌8分钟,即成。
实例2:
墙体霉菌去除剂的成分及重量比例如下:
硅酸钠 9
氯化镁 15
氢氧化钠 6
过氧化氢 30
次氯酸钠 25
本发明墙体霉菌去除剂的制备工艺如下:将氢氧化钠、过氧化氢、次氯酸钠按比例放到搅拌釜中,搅拌9分钟,加入氯化镁,在搅拌约15分钟,加入硅酸钠,搅拌5分钟,即成。
实例3:
墙体霉菌去除剂的成分及重量比例如下:
硅酸钠 8
氯化镁 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铁刚,未经刘铁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21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