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液成分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2189.0 | 申请日: | 200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6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康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炜 |
主分类号: | B04B5/04 | 分类号: | B04B5/04;A61M1/38;A61K35/14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宇宏 |
地址: | 116001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成分 制备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血液成分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成分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血站在无论是保存血液(血液各成分的保存条件是不同的)还是患者输血都需要将全血制备成血液成分,极大地提高了宝贵血资源的利用率。血站采集的全血,主要成分是血浆、红细胞、血小板和白血球。
目前,大批量血液成分分离制备,多使用离心机和血液成分分离机,而离心机和血液成分分离机均为各自独立的设备,血液离心与血液成分收集不能同步完成,通常先将全血离心,再用另外设备分离血液成分。由此产生许多问题:由于离心完成后需要减速、停转,血液成分收集由手工操作,时间长、过程烦琐;离心与血液成分分离之间的时间延时会出现成分融合,制备的血浆通常混入一定量的红细胞,需二次离心,又易于破坏红细胞,并且影响血液成分的质量和产量。近期有关信息披露日本发明一种多箱旋转式同步离心血液成分制备装置,在每个箱内各垂直放置全血采集袋和收集袋,两袋之间有压板,全血经离心、分离后,由压板挤压血液成分进入收集袋,但是不可以分离全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血液成分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采用托盘式挤压机构,解决血液离心、分离与血液成分收集不能同时自动完成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离心机、离心机轴上安装带有挤压机构的血液采集袋托盘和收集袋托盘,在托盘上放置采血三联血袋。制备过程由人工控制离心机、托盘和血袋的操作过程。
所述离心机轴是圆柱状、分节的,由节口螺丝杆和节口螺丝孔拧装成整轴。各节轴上端有一段圆内接正四边形轴,最下面一节轴的正四边形轴长与血液采集袋托盘中心正四边形孔深度相等,上面各节轴的正四边形轴长与收集袋托盘中心正四边形孔深度相等;除最上一节轴外,其它各节轴的正四边形轴上端的平面上有一段节口螺丝杆,除最下面一节轴以外,其它各节轴上端节口螺丝杆的高度应大于收集袋托盘中心正四边形孔深度;下面第二节轴与以上各节轴的下端,各有一个与下面相接一节轴的节口螺丝杆相匹配的节口螺丝孔。
最下面一节轴的正四边形轴沿水平周边,每一个轴面上有N/4(N为4的整倍数)个出气管口,从N个出气管口汇向轴心的沿轴线向下的轴心输气管道,轴心输气管终端与气泵相通。
由下至上,在最下面一节轴和第二节轴中间安装一块血液采集袋托盘,第二节轴以上各节轴之间依次安装两块或更多块收集袋托盘,相邻的两块收集袋托盘可以叠放在同一个节口,但应在上面一块安装之前先在螺丝杆上拧上正四边形螺母,螺母尺寸、外形与收集袋托盘中心正四边形孔相同,由各节之间节口螺丝柱和节口螺丝孔将各托盘与轴装配成整体。
所述血液采集袋托盘托盘底有按圆周均匀布局的N个托位,托位对应的托盘边缘向上延伸为一定高度的托盘边框、再向斜上方、向圆心方向延伸为上凹形托盘盖,托盘盖前边缘稍向下弯曲,从前边缘向托盘边框的长度大约是血液袋长度,底、框、盖三部分是一体。在托盘边框内面高度的中部设制水平卡槽,可水平插入弹性托板,弹性托板和上部相对的托盘盖形状、尺寸相同;弹性托板距托盘底高度以可放置已装满全血的血液分离袋为宜,弹性托板距上凹形托盘盖以置入扁平形气囊,当气囊充足气后可将弹性托板向下挤压为宜。
血液采集袋托盘底中心正四边形孔,插在离心机最下面一节轴的正四边形轴上,正四边形孔壁沿水平周边,每一边壁有N/4个进气管口,与相对的正四边形离心机轴上每一轴面上N/4个出气管口相吻合。托盘底内部有N条输气管分别从N个进气管口放射状向托盘底边缘、托盘边框延伸,直达托盘边框内壁上弹性托板与托盘盖之间的出气管口。气囊的进气管插在托盘边框出气管口上。
所述收集袋托盘安装在血液采集袋托盘上方,可设置两层或更多层,与血液采集袋托盘相对应有N个下凹式托位,托盘靠轴两测设置两条只可向上的折叠轴,托盘外边缘向上翘起。
所述专用一体血液袋,血液采集袋与收集袋的体积大小和连接方式与目前通用多联采血袋相同,仅在导管长短上有所差异。
制备方法:血液离心、分离与血液成份收集自动同步完成,由人工控制离心机、托盘和血袋控制夹的操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炜,未经康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21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舒适噪声参数产生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