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热油废水处理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12048.9 | 申请日: | 2008-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8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 发明(设计)人: | 仝坤;王琦;宋启辉;许大勇;杨东辉;于向东;葛会光;孔德宁;尹冰;李明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河石油勘探局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4;C02F1/24;C02F11/12;B01D53/34 |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士华 |
| 地址: | 124010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油 废水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工业及民用加热装置设施导热工作介质所产生废水的治理工艺技术,属污水处理、环境保护技术类。
背景技术:
导热油是各种工业以及民用加热装置设施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所使用的工作介质,其应用范围广,用量大。导热油在相应装备设施中运行使用后会产生大量废水,如果不加处理随意排放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必须采用各种方法加以治理。由于导热油废水中主要含有二苄基甲苯(DBT)、苄苯(BT)、烷基苯、甲苯、氯甲苯以及三氯化铁,成分非常复杂,而苯类物质占很大比例,并且形式各异,国内外对于导热油废水的处理,尚无成熟、有效、经济的污水综合利用技术。目前通常采用的废水除油技术大同小异,基本上可分为以隔油池、除油罐为代表的重力场分离和以油水分离机为代表的离心力场分离两类,由于导热油性质不适合敞开空间,所以一般使用离心分离设备。而生物处理方法却是千差万别,大体上可分为: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其中活性污泥法工艺运行较为稳定,但占地面积和动力消耗较大,运行管理复杂,污泥培养时间较长,尤其是在污水厂检修期间污泥易失活,污水处理厂再次运行污泥须重新培养;生物膜法中生物转盘和接触氧化均须设置二沉池,增加土地占用面积和处理成本;曝气生物滤池集吸附、氧化及过滤于一体,处理效果好,污泥量少,动力消耗低,出水水质好,是目前水处理的先进工艺,但普通曝气生物滤池由于选用玻璃、陶瓷等比重较大材料作为滤料,因而在运行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反冲洗较为困难;生物法对废水的波动性有良好的适应性,而且处理废水成本低,但占地面积大,一次性投资高,对进水要求严格,对于导热油废水形成的浮渣、地泥的处理也不完善,而且能源利用率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技术简单、油品回收率高、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的导热油废水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此种导热油废水处理工艺包括离心分离、蒸馏精制、气浮、G-BAF生物处理、过滤、烘干晾晒、焚烧多个工序,其实施步骤如下:
1、离心分离将导热油废水在常温下进入离心因子≥3000的三相离心分离机分离出油相、水相和渣相;
2、蒸馏精制将含有微量的渣和少量水的油相进行蒸馏精制,然后回收利用;
3、气浮将离心分离后的污水加入助凝剂和絮凝剂,进行溶气气浮处理;
4、G-BAF生物处理将气浮后的污水进行好氧(G-BAF)生物处理;
5、过滤将G-BAF生物处理后的污水静置48小时后,进行过滤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回用作中水;
6、泥渣烘干晾晒将气浮后产生的浮渣与分离出来的泥渣进行烘干或晾晒处理;
7、焚烧将烘干晾晒处理后含水降至30%以下的浮渣、泥渣送入焚烧炉焚烧,并进行热能利用;
8、尾气、残渣无害化处理焚烧尾气经过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排放,残渣经检验符合标准后填埋或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对重金属飞灰进行固化或玻璃化后填埋。
本发明工艺技术简单,运行费用低,油品回收率高,污水处理效果好,利用该工艺可以有效处理工业、民用装置加热设施运行产生的导热油污水,有利于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实施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导热油废水处理工艺包括离心分离、蒸馏精制、气浮、G-BAF生物处理、过滤、泥渣烘干晾晒、焚烧多个工序,按照前述之实施步骤即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实施结果表明,导热油废水中油品回收率可达90%以上,污水排放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且生产运行和污水处理成本较低,有利于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河石油勘探局,未经辽河石油勘探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20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SB接口静电保护装置
- 下一篇:枪雷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