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甲醚羰基化制备乙酸甲酯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11999.4 | 申请日: | 2008-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3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 发明(设计)人: | 申文杰;刘俊龙;黄秀敏;薛会福;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C69/14 | 分类号: | C07C69/14;C07C67/37;B01J31/02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 驰;周秀梅 |
| 地址: | 116023***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醚 羰基化 制备 乙酸 方法 | ||
1.一种二甲醚羰基化制备乙酸甲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所采用的 催化剂为饱和吸附吡啶的H型丝光沸石,吡啶被丝光沸石饱和吸附,并在 反应条件下稳定存在,其作为改性催化剂可用于催化二甲醚羰基化生产乙 酸甲酯的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吸附吡啶H型 丝光沸石的过程为:
将H型的丝光沸石装填在反应器内300-500℃,H2、He、N2、氩气或 干燥空气气氛下处理1-5小时;然后降温到100-400℃,切换到含有吡啶饱 和的H2、He、N2、氩气或干燥空气气氛下,吸附1-24小时,然后再在该温 度下用H2、He、N2、氩气或干燥空气吹扫1-5小时,形成饱和吸附的H型 丝光沸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附吡啶的最佳温度是 200-3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H型的丝光沸石的骨架 Si/Al比为5-5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丝光沸石在进 行吸附前采用酸或碱预处理,
所述酸的浓度为0.5-10mol/L,在25-120℃处理1-20小时;
所述碱的浓度是0.05-4mol/L,在25-120℃下处理1-10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酸为硝酸、盐酸、 硫酸、磷酸、乙酸和/或乙二酸;所述碱是NaOH和/或KO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羰基化反应原料气 是二甲醚和CO,二甲醚与CO的摩尔比为1∶1-1∶30,反应温度为100-300 ℃,反应压力0.1-10MP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反应器是连续流 动的固定床反应器或流化床反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19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