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理妇科疾病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1703.9 | 申请日: | 200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4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俊娥 |
主分类号: | A61K36/8905 | 分类号: | A61K36/8905;A61K9/20;A61P15/00;A61K33/26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023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理 妇科疾病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涉及一种疏经活血可调理妇科疾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同类妇科中药药品中,如:田七痛经胶囊,乌鸡白凤丸,痛经片,妇炎康等,均不可以在月经期间服用。说明这些同类药品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在经期服用会对身体产生负影响。还有一些妇科中药药品、在服用时禁忌服用的药品或食物比较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另外在同类妇科中药药品中、都会提到不能长时间服用,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他们存在着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中药的配方组成就非常重要,既能治病、还没有副作用这样的方剂无疑是最受欢迎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中药配方组成的、疏经活血可调理妇科疾病,可以长期服用且对身体无副作用和不良影响的健康中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调理妇科疾病的中药,该中药的重量百分配比如下:
当归16.6%、熟地22.1%、没药4.4%、白芍4.4%、桂心2.8%、丹皮5.5%、赤石脂1.6%、白薇5.5%、人参(红参)5.5%、元胡2.8%、告本2.2%、茯苓5.5%、香附11.1%、川芎2.8%、白术4.4%、沉香2.8%。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调理妇科疾病的中药,该中药是把上述十六种中药按照上述药品的比例研磨成药面、把蜂蜜加热到摄氏60℃~70℃时、将药面和蜂蜜调和在一起制成蜜丸而成的。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发明的中药配方是祖传秘方,为纯中药制剂,已有130多年历史,其药名“缘玥-妇康丹”经过上百年民间配用实践证明此药功效甚好,无毒、无害、无副作用。针对妇科疾病有很好的保健和治疗作用。本药可以长期服用,服用本药能起到去除黄褐斑、美容养颜、祛斑祛痘,滋润皮肤的作用,不用担心吃了会胖,会反弹,不用担心对身体有副作用和不良影响。本药主要以疏经活血的方式针对妇女常见的一些病症治疗和调理。主要治疗:月经不调和因着凉及运动不慎引起的少经无经,小腹坠痛,子宫胀痛,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慢性宫颈炎,尿道炎、白带异常,崩漏带下,干血劳伤,腰酸无力,手脚顽麻、腹腔包块和血液循环不畅所造成的各类疾病,并有安胎顺气、补气养血、健脾除湿、通络活血等功效,对更年期综合症,如心慌、胸闷、气短、盗汗、失眠等症状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并且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具有保健作用,能清除体内残留的毒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选干净纯正的当归16.6公斤、熟地22.1公斤、没药4.4公斤、白芍4.4公斤、桂心2.8公斤、丹皮5.5公斤、赤石脂1.6公斤、白薇5.5公斤、人参(红参)5.5公斤、元胡2.8公斤、告本2.2公斤、茯苓5.5公斤、香附11.1公斤、川芎2.8公斤、白术4.4公斤、沉香2.8公斤。将这十六种中草药按照药品的比例研磨成100~200目的药面混配一起。取蜂蜜80公斤,把蜂蜜加热到摄氏60℃~70℃,将药面 和蜂蜜调和在一起制成15克重的蜜丸即可。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品为黑色,味甜微苦,为纯中药制剂,对人体无毒、无害、无副作用,孕妇还是妇女月经期间都可放心服用本药品,不会对身体及胎儿造成伤害。因为本品无毒、无害、无副作用,所以可以长期服用,并未发现不能与本药同时服用的药品。
服用本品时不能着凉、不能食用冰冷食物,其余无需忌口。本品不含有任何激素,所以不用担心服用本品会有依赖性和发胖。服用时,视病情每日可服用2~3丸,早、晚(或早、中、晚)各服一丸,饭后服用,白开水送服即可,也可用黄酒送服(用黄酒效果会更好一些),一般患者每日两丸即可,重症患者每日3丸。
本品一般在服用7~10天即可感觉有疗效,患病严重者半个月可感觉有疗效。一个疗程为30天,轻症患者1~2个疗程,重症患者可2~3个疗程,无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储存方法可密封、阴暗、避光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俊娥,未经吴俊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17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