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无接缝高压胶囊的模具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1513.7 | 申请日: | 200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4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有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有策 |
主分类号: | B29C33/34 | 分类号: | B29C33/34;B29C43/04;B29C43/32;B29C35/02;B29C73/10;B29C73/04;B29K21/00;B29L22/02 |
代理公司: | 本溪新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117100辽宁省本溪市溪***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接缝 高压 胶囊 模具 及其 方法 | ||
1、制备无接缝高压胶囊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模具:该内模具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定位轴和方便移动且设置在定位轴附近的限位件;和
外模具:该外模具具有与定位轴和/或限位件形状及大小相匹配的开放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具包括一个定位轴和安装在该定位轴周边且按轴向排列的分立模块,以及用于固定分立模块的固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立模块中至少有一个分立模块的横断面为矩形体或接近于矩形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立模块沿着定位轴的径向设置有1-4层。
5、利用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模具制备无接缝高压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定位制型:首先用定位轴和限位件将内模具定位,然后将生胶片放在内模具外表面上,再用外模具挤压该生胶片,使生胶片在挤压时延展并覆盖在内模具裸露部位的表面,以形成缺口的生胶囊体;
b、二次补胶:让定位轴和限位件与内模具表面脱离,在定位轴和限位件固定内模具时留下的空穴部位补充生胶片,再将补充的生胶片通过挤压的方式与缺口生胶囊体边沿连接形成完整的生胶囊体;
c、硫化:对模具内的生胶囊体进行硫化;
d、取模:将内模具从硫化后的胶囊内取出,再对胶囊的口部安接硫化封头后即为成品无接缝胶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制型和二次补胶步骤中,对生胶片的挤压压力为45-60Kg/cm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步骤中,其硫化温度为100℃-160℃,硫化压力在25kg/cm2-70kg/cm2,硫化时间在30-9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模步骤中,采用将内模具中的分立模块依次从胶囊内取出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内模具中的分立模块依次从胶囊内取出的步骤中,采用先取横断面为矩形体的分立模块,然后再依次从胶囊内取出其他模块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无接缝高压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定位制型:首先用定位轴和限位件将内模具定位,然后将生胶片放在内模具的外表面上,再用外模具挤压该生胶片,使生胶片在挤压时延展并覆盖在内模具裸露部位的表面,形成缺口的生胶囊体;
b、二次补胶:让定位轴和限位件与内模具表面脱离,在定位轴和限位件固定内模具时留下的空穴部位补充生胶片,再将补充的生胶片通过挤压的方式与缺口生胶囊体边沿连接形成完整的生胶囊体;
c、硫化:对模具内的生胶囊体进行硫化;
d、取模:将内模具从硫化后的胶囊内整体取出,然后在胶囊的口部安装气嘴封头和补充生胶,对补充的生胶进行二次硫化,所得到的胶囊即为成品胶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有策,未经刘有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15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