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薄铜箔板水基冲压拉伸油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1137.1 | 申请日: | 2008-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0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潘德顺;孟红昇;闫长岭;刘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三达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3/00 | 分类号: | C10M173/00;C10M133/44;C10M135/36;C10M145/24;C10M129/04;C10M133/08;C10N40/24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23辽宁省大连市高新技术园***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 铜箔 板水基 冲压 拉伸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压工艺用润滑冷却液及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润滑及冷却性能好,可防止冲压工件表面出现划伤、锈蚀,可保证表面光洁度、清洁度以满足直接装配要求且脱模容易的超薄铜箔板水基冲压拉伸油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冲压加工又称为板材冲压,是通过模具对板材施加压力,使之分离或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尺寸、形状和性能的零件加工方法。在冲压加工过程中,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剪切变形,产生的剪切面与模具工作表面间如发生强烈摩擦,则使局部产生高温而导致“焊合”和粘着磨损,因此需要使用具有减少摩擦、冷却降温作用的润滑剂(冲压拉伸油),以期在金属表面形成耐压耐热且坚韧的润滑薄膜,将新生的剪切面和模具工作面隔开,从而达到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稳定剪切面表面质量的目的。由于对超薄(厚度为0.06~0.15mm)铜箔板(紫铜、黄铜、铝青铜和铍青铜)进行冲压拉伸时有特殊要求,而现有的冲压加工大多使用的是油基拉伸油,因此超薄(厚度为0.06~0.15mm)铜箔板进行冲压拉伸时存在着如下问题:
1.超薄铜箔板工件与模具之间会产生严重粘连而使脱膜困难,不能实现节拍型连续作业,影响生产效率;
2.因超薄铜箔板工件冲压拉伸成型后,由于其结构不能进行后道常规的清洗处理,而现有工件表面并不能达到直接装配使用的要求;
3.超薄铜板工件冲压拉伸后不能进行任何表面封闭倒钝化处理,但现有工件表面防锈变色期短且有划伤及微观纤维撕裂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润滑及冷却性能好,可防止冲压工件表面出现划伤、锈蚀,可保证表面光洁度、清洁度以满足直接装配要求且脱模容易的超薄铜箔板水基冲压拉伸油及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超薄铜箔板水基冲压拉伸油,所用原料及重量百分比如下:
植酸 0.6~1.0%
苯甲酸钠 1.6~1.8%
三乙醇胺 2.2~2.6%
苯骈三氮唑 0.08~0.12%
工业乙醇 0.8~1.2%
太古油 4.8~5.2%
聚氧乙烯烷基醚 2.8~3.2%
聚乙二醇 2.8~3.2%
丙三醇 3.6~4.0%
去离子水 77~81%
异噻唑啉酮 0.1~0.2%。
所用原料及重量百分比的最佳方案如下:
植酸 0.8%
苯甲酸钠 1.7%
三乙醇胺 2.4%
苯骈三氮唑 0.1%
工业乙醇 1.0%
太古油 5.0%
聚氧乙烯烷基醚 3.0%
聚乙二醇 3.0%
丙三醇 3.85%
去离子水 79%
异噻唑啉酮 0.15%。
一种超薄铜箔板水基冲压拉伸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如下步骤:
a.先用计算量的工业醇将苯骈三氮唑溶解,备用;
b.将计算量的去离子水、植酸、苯甲酸钠、三乙醇胺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再将a步骤所得溶液也加入其中,开动搅拌器并按360转/分,在常温下搅拌2小时;
c.边加温边搅拌依次加入太古油、聚氧乙烯烷基醚、聚乙二醇、丙三醇以及异噻唑啉酮,温度控制在50~60℃连续搅拌2小时;
d.降至常温。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是水基冲压拉伸油,其冷却性能优良且相对粘度低,不会造成超薄铜箔板工件粘附在模具上的现象;本发明所含的脂肪酸和醇类有机化合物的活性基与铜箔表面发生反应,同时活性基中的烃链部分具有垂直排列于金属铜表面的特殊性,以形成规则排列的膜,即化学吸附膜和物理吸附膜(也称边界膜)。能有效地降低摩擦,阻止铜箔板表面擦伤磨损,不产生表面微观纤维撕裂并保持原来的光洁度。
2.本发明具备对铜箔板工件表面进行强力清洗的作用,使超薄铜箔板工件不经后道常规的清洗处理,就能够达到直接装配使用的要求。
3.本发明具有对铜箔板工件表面进行钝化封闭的作用,其防锈防变色期可达6个月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三达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三达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11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焦镜头
- 下一篇:一种炭/炭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