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式离心清洗餐具的方法和用该方法的多功能清洗餐具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10869.9 | 申请日: | 2008-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4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 发明(设计)人: | 董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英俊 |
| 主分类号: | A47L15/30 | 分类号: | A47L15/30;A47L15/42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曹若材 |
| 地址: | 116600辽宁省大连市经***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离心 清洗 餐具 方法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特别涉及立式离心清洗餐具的方法和用该方法的集清洗、消毒、排渣和甩干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清洗餐具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清洗餐具机,有各种各样;有的是耗能大,有的操作繁琐,费工费时,有的只能洗一种餐具、有的清洗、消毒和排渣回收相脱节,有的在排放和噪声方面给环境造成污染。本发明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集残渣的清理回收、餐具的清洗、消毒、甩干和适用多种餐具等优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只要按动程序开关其全过程就可一次性自动完成,也可以根据操作者选定的程序执行。具有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无污染、占用空间小等优点,适合各型各类餐饮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为了避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而提供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餐具清洗效果好,又集消毒、排渣和甩干等功能于一体,而且具有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无污染、占用空间小以及操作安全,使用十分方便的一种立式离心清洗餐具的方法和用该方法的多功能清洗餐具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立式离心清洗餐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需要清洗的餐具放置在可调尺寸的立式旋转的托架装置上;由驱动装置驱动托架装置高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首先将附着在餐具上的残羹剩饭甩除到排渣装置中,并排出清洗机外;然后,启动喷水装置,通过高温高压雾状水的催化、强力冲击和餐具旋转的三种运动的共同作用下,洗净、消毒、甩干餐具。
所述的用立式离心清洗餐具的方法的多功能清洗餐具机,包括外壳,特征在于:其结构由电控面板、电机、带传动、主轴机构、排水室、滤油膜、餐具托架装置、喷水装置和排渣装置组成,在外壳一侧设有与其壳体分隔的电机室,电机室顶部外侧面上设有电控面板;电机室内底面装电机,与电机位置相对应,于外壳内底面居中位置装设由电机驱动的主轴机构,主轴机构中的主轴外罩保护套;靠近保护套外侧设有带排水口的排水室,;排水室顶面装设由支架支撑的滤油膜;主轴机构中的主轴顶部连接餐具托架装置;与餐具托架装置的高度相对应,于外壳内壁上对称设有由主轴带动的可上、下移动的喷水装置,在排水室上方的主轴段上装设排渣装置,并在外壳上装设有开启、关闭的门。
所述的电机驱动的主轴机构,由保护套、主轴、上轴承座、下轴承座和支轴臂组成,外壳内底面中心连接内装轴承的下轴承座,在餐具托架装置中的底座底面上连接支轴座,主轴的一端套装在下轴承座内,主轴的另一端套装在支轴座中,并于主轴上外罩保护套,与外罩保护套顶部相对应,沿外壳内壁面上分布设有四个支轴臂,相邻两支轴臂之间的角距为90°,每个支轴臂的一端固接在外壳内壁上,其另一端可与外罩保护套顶侧面相触接。
所述的餐具托架装置由底盘、顶盘、立柱和凸块组成,在支轴臂以上的主轴顶端的上轴承座连接底盘,与底盘位置相对应,于外壳内顶面上连接支盘轴承座,在底盘与顶盘之间的两盘面内装设或是双向联动式的立柱,或是三向联动式的立柱,每根立柱的内侧面上均布设搁架餐具用的若干个凸块;所述的三向联动式的立柱,在盘面上装设角距均等的三根运动的移动的立柱,并在三根移动的立柱的相交点处装有使三根移动的立柱同步移动的按钮;所述的双向联动式的立柱,在盘面上垂直装设两组而每组为两根同步运动的移动的立柱;且其中有一个立柱是在上端装弹簧下端装有圆套的可装卸的立柱;它是用来当餐具清洗完毕后,可通过卸下这根装卸的立柱,便于餐具的取出。这样,就可以通过外壳上的调节孔,转动托架装置中的底盘、顶盘的手钮,就可带动立柱移动以符合餐具尺寸,搁置好餐具后,将立柱固定好,就可以开机进行残渣清理,餐具上的残渣被清理掉。
所述的每根可移动的立柱由丝杠槽、丝杠、丝母和手钮组成,与每根立柱的顶、底端位置相对应,于底盘和顶盘的相对面内均加工有丝杠槽,丝杠槽内均装有丝杠,伸露在盘外丝杠的一端上连接手钮,丝杠上均套装丝母,将立柱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丝母上,只要一开启外壳上的门,转动手钮就实现立柱在盘面内的来、回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英俊,未经董英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08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泛光灯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下一篇:催化精馏填料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