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及镁合金表面无机熔融盐电镀铝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0794.4 | 申请日: | 200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5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吉阜;赖庆凡;严川伟;王福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C3/06 | 分类号: | C25C3/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表面 无机 熔融 镀铝 方法 | ||
1、一种镁及镁合金表面无机熔融盐电镀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镁或镁合金表面经过预镀锌层打底,再在无机熔融盐中电镀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及镁合金表面无机熔融盐电镀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镀锌层包括浸镀锌层或电镀锌层,厚度为2-20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及镁合金表面无机熔融盐电镀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镀铝采用无机熔融盐体系,按重量百分比计,无机熔融盐体系含有:主盐、络合剂与添加剂;其中,
主盐:无水氯化铝,占65~90%;
络合剂:氯化钠、氯化钾或二者的混合物,占5~30%;
添加剂:卤化物或四甲基氯化铵,占0~5%;
电镀铝过程中,操作温度为100~250℃,电镀方式包括直流电镀或脉冲电镀,电镀时间为5~180分钟,电流密度0.5~5A/dm2,获得的电镀铝层厚度为5-60u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镁及镁合金表面无机熔融盐电镀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卤化物为氯化猛、氯化锡、溴化钠、溴化钾、碘化钠或碘化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镁及镁合金表面无机熔融盐电镀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保护气氛防止镀液挥发,所采用的保护气氛为氩气或氮气等对无水氯化铝无化学活性的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镁及镁合金表面无机熔融盐电镀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镀铝过程中,采用溶液搅拌提高镀层结晶速度与表面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079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