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焊嘴以及配设了该焊嘴的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9703.5 | 申请日: | 200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4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深谷浩;山口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05 | 分类号: | B23K1/005;B23K5/06;B23K10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沙田香***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以及 焊接 装置 | ||
1.一种焊嘴,形成有对配置于分别形成在各连接体上的各连接触点之间的焊球照射加热束的加热束照射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束照射孔的加热束输出端部的前端侧配设有移动控制部,其用于控制受所述加热束照射的所述焊球至少在2个相互正交方向上移动。
2.一种焊嘴,排列形成有对配置于分别形成在各连接体上的各连接触点之间的多个焊球分别照射加热束的一排的加热束照射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束照射孔的加热束输出端部的前端侧分别配设有移动控制部,其用于控制所述焊球至少在所述多个加热束照射孔的排列方向以及该排列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的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束照射孔的加热束输出端部的前端侧形成有可容纳一部分所述焊球且其截面形状大于所述加热束照射孔之截面形状的凹部;所述移动控制部形成于所述凹部的内壁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形成为具有规定深度的圆柱形、顶部被切除的局部圆锥形以及局部球形中的任意一种形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焊球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深度小于所述焊球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焊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深度大于所述焊球的半径且小于所述焊球直径的90%。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束照射孔的截面形状其宽度小于所述焊球的直径,同时该加热束照射孔的局部周围形成有扩张孔,该扩张孔位于焊接时配置在所述凹部中的焊球的外周外侧的位置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焊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张孔分别形成于所述加热束照射孔的周围中至少通过所述移动控制部来控制所述焊球移动的方向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连接体是形成在磁头滑块上的连接触点,以及形成在连接于磁头滑块的悬臂件上的连接触点。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焊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连接体是形成在磁头滑块上的连接触点,以及形成在连接于该磁头滑块的悬臂件上的连接触点,
所述扩张孔形成于进行焊接时在作为所述各连接体的设置于磁头滑块上的连接触点和设置于悬臂件上的连接触点中至少与其中任意一侧的所述连接触点相对应的位置上。
12.一种焊接设备,在用焊料连接分别形成于各连接体上的各连接触点时使用之,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将各连接体配置在连接位置上的连接体配置装置;
对配置在分别形成于各连接体上的各连接触点间的焊球照射加热束从而进行焊接的焊料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焊料加热装置包括一焊嘴,该焊嘴上形成有对配置在分别形成于所述各连接体上的各连接触点间的焊球照射加热束的加热束照射孔,该焊嘴在其加热束照射孔的加热束输出端部的前端侧还有一移动控制部,该移动控制部用于控制受加热束照射的所述焊球至少在2个相互正交方向上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新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97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