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位切换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09285.X | 申请日: | 2008-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7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智文;陈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K3/037 | 分类号: | H03K3/037;H03K3/356;H03K19/0185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位 切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位切换器,特别涉及一种低消耗功率与低传递延迟(propagation delay)的电位切换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电位切换器是使用于具有不同电压源的电路之间。也就是说,利用电位切换器可使得两个不同电压源的电路可以进行信号的传递。
请参照图1,其所绘示为公知电位切换器。该电位切换器包括第六PMOS晶体管(P6)、第七PMOS晶体管(P7)、第六NMOS晶体管(N6)、第七NMOS晶体管(N7)、第一非门(Not gate)10、与第二非门20。
该电位切换器属于交错连接式电位转换器(cross coupled level converter,CCLC)的设计。其中,第六PMOS晶体管(P6)与第七PMOS晶体管(P7)源极连接至高电压源(VDDH),第六PMOS晶体管(P6)栅极连接至第七PMOS晶体管(P7)漏极,第七PMOS晶体管(P7)栅极连接至第六PMOS晶体管(P6)漏极。第六NMOS晶体管(N6)漏极连接至第六PMOS晶体管(P6)漏极,第六NMOS晶体管(N6)源极连接至接地端。第七NMOS晶体管(N7)漏极连接至第七PMOS晶体管(P6)漏极,第七NMOS晶体管(N7)源极连接至接地端。再者,第一非门10连接至低电压源(VDDL),信号输入端(IN)连接至第七NMOS晶体管(N7)栅极以及第一非门10的输入端,而第一非门10的输出端连接至第六NMOS晶体管(N6)栅极。再者,第二非门20连接至高电压源(VDDH),而第七NMOS晶体管(N7)漏极连接至第二非门20的输入端,而第二非门20的输出端即为信号输出端(OUT)。
由图1的电位切换器可知,信号输入端(IN)的高电位为低电压源(VDDL)而低电位为接地电压;信号输出端(OUT)的高电位为高电压源(VDDH)而低电位为接地电压。当信号输入端(IN)由低电位改变至高电位时,第六NMOS晶体管(N6)关闭(off),第七NMOS晶体管(N7)开启(on)使得第二非门20接收到低电位而输出高电位。当信号输入端(IN)由高电位改变至低电位时,第七NMOS晶体管(N7)关闭(off),第六NMOS晶体管(N6)开启(on),因此,第七PMOS晶体管(P7)开启,第六PMOS晶体管(P6)关闭,使得第二非门20接收到高电位而输出低电位。
上述的电位切换器设计容易但是具有非常多的缺点,例如,交错连接的第六PMOS晶体管(P6)与第七PMOS晶体管(P7)在信号输入端(IN)改变状态时会产生竞赛问题(racing problem)。也就是说,由于竞赛问题会导致节点A与节点B到达稳态(steady state)的时间,因此会增加传递延迟(propagationdelay),而当竞赛问题出现时更会使得电位切换器消耗更多的功率。再者,由上述的说明可知,信号输入端(IN)由低电位改变至高电位时转换时间较快,而信号输入端(IN)由高电位改变至低电位时转换时间较慢,也就是说,该电位切换器信号转换的时间会不平衡(non-balance)。
请参照图2,其所绘示为美国专利号US7145363所公开的电位切换器。该电位切换器包括第八PMOS晶体管(P8)、第九PMOS晶体管(P9)、第八NMOS晶体管(N8)、第九NMOS晶体管(N9)、第十NMOS晶体管(N10)、第十一NMOS晶体管(N11)、第三非门30、第四非门40、与第五非门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智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92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变换式服装
- 下一篇:应用于服装行业的射频识别系统中的读写装置及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