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笔记本电脑及其显示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08928.9 | 申请日: | 2008-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6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 发明(设计)人: | 萧孟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笔记本电脑 及其 显示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结构,且特别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结构及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低电压驱动、低消耗功率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故已广泛应用于可携式电视、行动电话、摄录放影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等消费性电子产品中,成为显示器的主流。
以液晶显示器应用在笔记本电脑为例,由于笔记本电脑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所需模块组件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以无线通讯模块为例,为取得较佳的收讯质量,无线通讯模块多设置在显示器的上半部。电路板设置于显示器上半部的位置时,会对无线通讯造成影响,且须延长接头长度才能与电路板装置相连,因而增加元件材料的成本与组装的不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结构,以改变面板控制电路板设置的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的组装方法,以使组装动作较为顺畅。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结构,其包括液晶面板、面板控制电路板、至少一个可挠性印刷电路板,以及信号传输接口。液晶面板具有板边,面板控制电路板具有邻近该板边的侧边。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可用以连接液晶面板的板边与面板控制电路板的侧边。信号传输接口设置于面板控制电路板上与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同一侧的侧边。前述板边可为液晶面板邻近笔记本电脑的底座的一边,或是垂直于笔记本电脑的一底座的一边。信号传输接口可位于可挠性印刷电路板之间或外侧。信号传输接口包括固接于面板控制电路板的第一信号接头,以及与笔记本电脑的底座相连的第二信号接头。面板控制电路板可具有一凹槽,该凹槽的深度大致与该第一信号接头的厚度相同,第一信号接头则可固接于凹槽中。面板控制电路板可反折而与液晶面板重叠。信号传输接口可为一低电压差动信号(Low VoltageDifferential Signaling;LVDS)接口。
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为一种笔记本电脑,此种笔记本电脑包括底座与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面板、面板控制电路板、至少一个可挠性印刷电路板,以及信号传输接口。液晶面板具有板边,面板控制电路板具有邻近该板边的侧边。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可用以连接液晶面板的板边与面板控制电路板的侧边。信号传输接口设置于面板控制电路板上与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同一侧的侧边。前述板边可为液晶面板邻近笔记本电脑的底座的一边,或是垂直于笔记本电脑的一底座的一边。信号传输接口可位于可挠性印刷电路板之间或外侧。信号传输接口包括固接于面板控制电路板的第一信号接头,以及与笔记本电脑的底座相连的第二信号接头。面板控制电路板可具有一凹槽,该凹槽的深度大致与该第一信号接头的厚度相同。第一信号接头则可固接于凹槽中。面板控制电路板可反折而与液晶面板重叠。信号传输接口可为一低电压差动信号接口。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由于信号传输接口设置在面板控制电路板上,并与可挠性印刷电路板位于同一侧,即靠近液晶面板的板边的一侧,因此在组装信号传输接口的第一信号接头与第二信号接头时,第二信号接头可从板边一端伸入以与第一信号接头卡合,而不需反折第二信号接头,使组装动作较为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器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器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面板控制电路板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面板控制电路板的斜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00:笔记本电脑 220:底座
224:外框 232:板边
240:面板控制电路板 244:侧边
250:支架 260:可挠性印刷电路板
270a:第一信号接头 210:显示器
222:外框 230:液晶面板
234:板边 242:侧边
246:凹槽 252:支架
270:信号传输接口 270b:第二信号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清楚解说本发明的精神,任何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通常知识的人员在了解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后,可针对本发明所教导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89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簧机械密封装置补偿环组件
- 下一篇:触摸屏检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