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07781.1 | 申请日: | 2008-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2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刚;陈苏里;张家鑫;常明珠;郭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M17/04 | 分类号: | D06M17/04;D06N3/16;H04M1/02;B29C70/10;B29C70/34;B29K63/00;B29K30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桐;王敬波 |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制品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该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包括层压在一起 的多层碳纤维布,该层压的多层碳纤维布通过固化的热固性树脂而结合成一 体,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多层碳纤维布的纹路方向是相互错开的,至 少部分所述多层碳纤维布的碳纤维丝之间的孔隙相互错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其特征在于,任何两 层相邻的碳纤维布的纹路方向错开相同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纹 路方向的错开的角度为5°-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纹 路方向的错开的角度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热 固性树脂为环氧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碳 纤维复合材料制品还包括形成于其表面的漆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漆 层包括底漆层和面漆层。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其特征 在于,所述制品为手机外壳。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其特征 在于,所述制品为手机外壳主体,该手机外壳主体上连接有结构件,以形成 手机外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结 构件包括用于将手机外壳可拆卸地固定到手机主体上的卡扣。
11.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 预浸有树脂的多层碳纤维布、将所述多层碳纤维布叠加并平铺于热压模具内 以及将该叠加的多层碳纤维布热压成型以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其特征 在于,在叠加所述多层碳纤维布时使至少部分所述碳纤维布的纹路方向相互 错开,使至少部分所述多层碳纤维布的碳纤维丝之间的孔隙相互错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加的多层碳纤 维布中任何两层相邻的碳纤维布的纹路方向错开相同的角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纹路方向的错开 的角度为5°-9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纹路方向的错开 的角度为45°。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环氧树脂。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表面形成漆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漆层包括底漆层 和面漆层,所述形成漆层的步骤包括先在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表面形成 底漆层,对所述底漆层表面进行打磨后,在所述底漆层上形成面漆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77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伸缩式支柱及使用其的操作台
- 下一篇:针织复合面料的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