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7763.3 | 申请日: | 200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2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高田智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陈立航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送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发送并接收诸如视频数据或音频数据的流数据(streaming data)的传统系统中,发送装置将同步码附加到流数据,并将数据发送到接收装置,接收装置基于同步码来回放该流数据(日本特开2001-275194)。
然而,根据日本特开2001-275194,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中分别需要用作将同步码附加到流数据的同步码附加部件以及检测该同步码的同步码检测部件的硬件或软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流数据能够进行回放,而不包括用作同步码附加部件和同步码检测部件的硬件或软件的发送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发送装置,用于对从外部装置输入的输入数据进行OFDM调制,并发送所生成的数据,所述发送装置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输入数据的采样频率;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由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出的所述采样频率,来确定逆傅里叶变换采样点的数量;
生成单元,用于通过使用由所述确定单元所确定的采样点的数量,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OFDM调制,来生成OFDM符号;以及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由所述生成单元所生成的所述OFDM符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发送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发送装置用于对从外部装置输入的输入数据进行OFDM调制,并发送所生成的数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识别步骤,用于识别所述输入数据的采样频率;
确定步骤,用于根据在所述识别步骤识别出的所述采样频率,来确定逆傅里叶变换采样点的数量;
生成步骤,用于通过使用在所述确定步骤所确定的采样点的数量,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OFDM调制,来生成OFDM符号;以及
发送步骤,用于发送在所述生成步骤所生成的所述OFDM符号。
通过以下典型实施例的说明(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A~图1C是5.1通道环绕系统的框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器100的框图;
图3是示出传输帧的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音频数据的采样频率和OFDM参数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5是OFDM调制单元的框图;
图6A~图6C是在时间轴上示出音频数据的采样频率和OFDM符号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7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适配器110~115的框图;
图8是在时间轴上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由控制器100发送的传输帧和到达各个适配器110~115的传输帧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控制器100的框图;
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适配器110~115的框图;
图11是在时间轴上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由控制器100发送的传输帧和到达各个适配器110~115的传输帧之间的关系的图;以及
图12A和图12B是示出由不同方法所生成的OFDM符号和在对OFDM符号进行解调时的有效符号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说明关于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现在将说明第一实施例。图1A~图1C是应用本发明的5.1通道环绕系统的框图。
附图标记100表示用作发送装置的控制器。控制器100将作为从音频输入端输入的流数据的音频数据发送到适配器110~115。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100将音频数据连同所讨论的音频数据的控制信息一起布置在同步传输帧内的时隙中,并发送该同步传输帧(参见图3中示出传输帧的结构的图;稍后详细说明)。控制器100具有两个连接到音频线缆的外向连接端,该音频线缆将控制器100连接到适配器110~115。控制器100还具有用于与适配器110~115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参考图2所示的控制器的框图;稍后详细说明)。
附图标记110~115表示用作接收装置的适配器。将基于分别连接的扬声器120~125的布置的环绕通道分配给适配器110~115。
在图1A~图1C中,将中置(C)通道、右前(FR)通道、左前(FL)通道、右后(RR)通道、左后(RL)通道以及超低音(subwoofer)(SW)通道分别分配给适配器110、111、112、113、114以及115。
适配器110~115接收由控制器100发送的音频数据和控制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77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性插入物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用于增强微粒助剂效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