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淡化后浓海水综合利用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07576.5 | 申请日: | 2008-0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4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强;魏炳举;李萌;乔宝栋;刘素芹;王丹;翟拥军;陈向峰;田凤麟;张金娜;张冬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D3/06 | 分类号: | C01D3/06;C01F5/14;C01B7/09;C01F11/46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志英 |
| 地址: | 300450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淡化 海水 综合利用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盐工艺、盐化工艺,特别是一种淡化后浓海水综合利用工艺,可应用于以海水、地下卤水为原料生产日晒工业盐和海水淡化后排出的浓海水综合利用。
背景技术
在现行的海盐生产中,采取自然海水为原料,经太阳能和风能作用逐步浓缩至饱和卤水,然后继续蒸发使氯化钠晶体析出。海水中存在的钾、钙、镁和硫酸根等离子在海盐生产中属于杂质离子,不仅会增加卤水的粘度及蒸发阻抗,使海盐产量降低;而且在氯化钠结晶析出时又吸附在氯化钠晶体表面,降低海盐质量。利用海水淡化后副产的浓海水制盐可以提高海盐产量,但杂质离子的存在对制盐生产的负面影响仍然无法去除。本专利将淡化后浓海水制盐过程中杂质离子从卤水中分离以形成产品,不仅减少制盐生成苦卤量,提高盐的产量和质量,缩短了工艺路线,而且使淡化后浓海水变废为宝,使浓海水得到有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淡化后浓海水综合利用工艺,采用海水淡化后排出的浓海水经过提钾、提镁、提溴后,加入适量的蒸氨废液,控制反应条件,生产盐石膏,使卤水中只含有氯化钠和少量的氯化钾、硫酸钠等组分,然后利用其作为原料卤水生产日晒工业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淡化后浓海水综合利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①纳取浓海水和提钾:利用水泵将海水淡化厂生产的废液,即浓度为6~8°Bé的浓海水,经离子交换法制成钾盐;
②提镁:步骤①后取得的浓海水经沉淀法使Mg2+析出,制得氢氧化镁;
③蒸发浓缩和提溴:浓海水经过步骤②后从初级制卤区到中级制卤区逐步浓缩,采用气态膜法或空气吹出法提溴;
④提取盐石膏:向步骤③得到的浓海水中加入适量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氯化钠的蒸氨废液,使蒸氨废液中的钙离子和卤水中的硫酸根离子结合,析出盐石膏;
⑤浓海水制盐:按照日晒盐工艺将经步骤④所得的卤水继续浓缩至氯化钠饱和,并将饱和卤水继续蒸发至氯化钠析出,当结晶卤水达到30°Bé以上时进行收盐作业;
⑥浓海水精制生产液体盐,向饱和卤水中加入精制试剂,得到液体盐。
本发明的效果是经过该工艺处理的饱和卤水中Ca2+降低85.21~94.29%,Mg2+降低51.22~63.98%、SO42-降低85.57~93.82%、Br-降低75%、k+降低70%、Na+提高3.06~5.86%、Cl-提高7.96~9.38%。由于卤水成分发生变化,降低了卤水蒸发阻抗,提高了海盐的产量和质量,改变了传统的海水制盐和盐化工生产工艺。经过该工艺进行晒盐生产,不仅浓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海盐产品的产、质量均得到大幅提高,而且苦卤数量大幅度降低,苦卤浓度提高对后续的化工生产有利。生产的饱和卤水若经过精制,可生产液体盐,直接供应碱厂制烧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淡化后浓海水综合利用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淡化后浓海水综合利用工艺加以说明。
本发明属盐化联产新工艺,其基本原理是采用海水淡化后6~8°Bé的浓海水为原料,经过提钾、提镁、提溴工艺,然后掺兑少量同等浓度蒸氨废液,使二水硫酸钙基本析出,得到“盐石膏”产品,并使卤水中硫酸根离子大量析出,利用这种卤水生产日晒盐或经过进一步精制后生产液体盐。本工艺可应用于以海水、地下卤水为原料生产日晒工业盐和海水淡化后排出的浓海水综合利用行业。
本发明的淡化后浓海水综合利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①纳取浓海水和提钾:利用水泵将海水淡化厂生产的废液,即浓度为6~8°Bé的浓海水,经离子交换法制成钾盐;
②提镁:步骤①后取得的浓海水经沉淀法使Mg2+析出,制得氢氧化镁;
③蒸发浓缩和提溴:浓海水经过步骤②后从初级制卤区到中级制卤区逐步浓缩,采用气态膜法或空气吹出法提溴;
④提取盐石膏:向步骤③得到的浓海水中加入适量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氯化钠的蒸氨废液,使蒸氨废液中的钙离子和卤水中的硫酸根离子结合,析出盐石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75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调节离合器盖总成装置的压盘组件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组装式风扇联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