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兼具有方向灯功能的发光握把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07234.3 | 申请日: | 2008-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3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国胜 |
| 主分类号: | B62J6/00 | 分类号: | B62J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兼具 方向 功能 发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握把,尤其指具有发光装置的握把。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握把的发光装置大多设置在握把内,因而造成发光装置的大小受到握把限制,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握把内设置一固定机构来固定发光装置,造成现有的发光装置只能搭配特定的握把使用。
图6为现有的车辆握把饰灯,主要是以一握把套以及一发光组件所组成,在透明的握把套内侧端部设置所述的发光组件,使所述的握把套形成具有光泽的警示与修饰效果。
其中,由于所述的发光组件是设置在握把套内侧端部,因此光源容易被遮挡造成警示效果不佳,同时,发光组件多半为电子产品,因此若将发光组件直接曝露在外,容易造成发光组件损坏,再者,将发光组件设置在握把套内侧端部,除了维修不易的外,也不方便还换电池。
由上述缺点可知,现有的车辆握把饰灯仍有可以改善的地方,因此,本实用新型想排除或至少减轻背景技术所遭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兼具有方向灯功能的发光握把,用以克服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兼具有方向灯功能的发光握把包括有一本体、一透光握把套、一发光装置,所述的透光握把套是套设在所述的本体,而所述的发光装置是设置在所述的透光握把套的第二端,并且所述的发光装置中的发光单元可向发光单元的第一端面方向发出亮光,也可对发光单元的第一端面方向发出亮光,此外,所述的本体表面设有一反光层,所述的反光层可将发光装置投射在本体的光线反射至透光握把套,使透光握把套具有发光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兼具有方向灯功能的发光握把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兼具有方向灯功能的发光握把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兼具有方向灯功能的发光握把的发光示意图,其中所述的发光单元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的发光件均发光;
图4为本发明兼具有方向灯功能的发光握把的发光示意图,其中仅有所述的发光单元第一端面的发光件发光;
图5为本发明兼具有方向灯功能的发光握把的发光示意图,其中仅有所述的发光单元第二端面的发光件发光;
图6为现有的车辆握把饰灯的立体外观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握把;20-本体;21-表面;22-第一端;221-贯穿孔;23-第二端;231-限位部;24-反光层;30-透光握把套;31-第一端;32-第二端;33-凸环;34-凸环;35-抵接部;36-容置槽;40-发光装置;41-发光单元;411-第一端面;412-第二端面,413-定位槽;414-发光件;42-集光件;421-贯穿孔;422-第一面;423-第二面;424-凹槽;43-灯罩;431-卡扣部;50-控制件;51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2所示为本发明兼具有方向灯功能的发光握把10的结构,所述的握把10包括有一本体20、一透光握把套30、一发光装置40以及一控制件50。
所述的本体20为一中空柱体并设有一表面21、一第一端22以及一第二端23,所述的表面21是形成在所述的第一端22与所述的第二端23之间并设有一反光层24,所述的本体20的第一端22径向设有一用在容置所述的控制件50的贯穿孔221,所述的本体20的第二端23则设有数个限位部231,所述的限位部231是位于所述的中空本体20内侧的壁面并用在卡合所述的发光装置40。
所述的透光握把套30是套设在所述的本体20并具有一第一端31与一第二端32,所述的第一端31与第二端32分别设有一凸环33、34,所述的凸环33、34为人体工学设计,可让使用者握持的感觉还好,且所述的第二端32的凸环34环设有一抵接部35,所述的抵接部35是用来抵接并容置发光装置40,所述的抵接部35还环状排列地设有数个径向容置槽36,其中所述的透光握把套30是采用可透光的塑料或橡胶制成,因此,制造商只要改变透光握把套30的大小与形状,便可适用在不同的发光装置40以及握把10,此外,还可以在所述的透光握把套30上设置透光程度不一的图案,使透光握把套30兼具美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国胜,未经赵国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72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端开封硬包烟盒
- 下一篇:单框架车灯转向驱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