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的控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05829.5 | 申请日: | 2003-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1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 发明(设计)人: | 本多利行;外山昌之;坂井敬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6F12/02 | 分类号: | G06F12/02;G11C16/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昭坤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非易失性存储器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3/012448,国际申请日为2003年9月29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03801648.6、名称为“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处理音乐数据和视频数据的携带设备的存储装置,使用了具有可数据重写、携带性高、不需要电池等后备的快闪存储器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例如存储卡)。
使用图1~图4、图24和图25,说明现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的控制方法。图1是示出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的结构的图。在图1中,101是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102是主机。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101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103、控制器104、清除完表105、逻辑地址/物理地址变换表106。非易失性存储器103是快闪存储器。主机102对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101指令数据的写入和读出等,传输写入的数据,接收从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101送来的读出数据。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101的控制器104基于来自主机102的指令,进行向非易失性存储器103写入数据或者读出非易失性存储器103的数据等的控制。
非易失性存储器103由多个物理块构成。用图24说明物理块的结构。图24是示出现有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03的物理块的结构的图。物理块501由32个页构成。一页的容量是528字节,区分为512字节的数据区域502和16字节的冗余区域503。数据区域502是写入从主机102传输的数据的区域。冗余区域503是写入数据区域502的ECC符号和与该物理块501相对应的逻辑地址等的管理信息的区域。一页是数据的写入单位和读出单位。在数据的写入时,按页单位,从物理块的页0向页31依次写入数据。可以省略向清除完的存储器写入1的工作。物理块501是数据的清除单位,在清除时,一次清除包含在物理块中的全部32页。在清除完的状态中,非易失性存储器103的数据全部的位是1。
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101的电源接通后,控制器104进行在RAM上生成清除完表105和逻辑地址/物理地址变换表106的初始化处理。
图2是示出清除完表105的结构的图。清除完表105是示出物理块是否清除完(未写入)的表,1位的数据与各物理块相关联。在图2中,左栏是物理地址(将非易失性存储器103的物理块的地址称作“物理地址”),右栏是1示出“清除完”,0示出“没清除完”的数据。左栏的物理地址是为了说明而记载的,通常不写入在RAM上。通常,用规定的变换式将物理地址变换为RAM的地址,在该RAM地址中写入示出是否清除完(未写入)的位。
例如,在初始化处理时,在物理地址0的物理块的起始页的冗余区域503中写入着包含值0的位的数据的情况下(除起始页的冗余区域503的全部位是1时以外的情况),判断为写入完了,在物理地址0的数据中写入0。在物理地址1的物理块的起始页的冗余区域503全部是1的数据的情况下,判断为清除完了,在物理地址1的数据中写入1。这样地,就完成直到最终物理地址的清除完表105。
图3是示出逻辑地址/物理地址变换表106的结构的图。在使用了非易失性存储器103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101中,一般地,从主机102指定的地址(称作“逻辑地址”)与配置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03内的地址(称作“物理地址”)不一致。这是因为,若使其一致,就不能使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内产生了不良的物理地址,或者,由于数据重写需要时间而对应用产生负担。再有,在特定地址上写入频繁的系统中,产生了该物理地址在短时间中重写保证次数(一般地,限制非易失性存储器的重写保证次数)增加而寿命变短的不妥。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101的控制器104将主机102指定的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在物理块的数据记录时,向冗余区域503写入与该物理块相对应的逻辑地址。一般地,向起始页的冗余区域503写入逻辑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58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钥处理方法、系统和设备
- 下一篇:器件识别方法、器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