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感应储能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05194.9 | 申请日: | 2008-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6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高甫仁;李承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阳明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2J7/00;H01F1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感应 系统 | ||
1、一种电磁感应储能系统,包括均向性电磁感应储能装置(1)和高频交变磁场产生电路(9),均向性电磁感应储能装置(1)与用电器(11)电连接,高频交变磁场产生电路(9)由电源(2)驱动产生高频交变磁场,与均向性电磁感应储能装置(1)接近时在电磁感应的作用下产生电流进行储能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向性电磁感应储能装置(1)包括磁体(3)、高频线圈(4)、滤波整流电路(5)、蓄电装置(6),所述磁体(3)为两根或三根且每根相互垂直,所述高频线圈(4)分两组或三组缠绕该磁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3)为三根,两两相互垂直,所述高频线圈(4)分三组以圆形中空的包扎形式缠绕磁体(3),将磁体(3)完全包裹于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感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线圈(4)在每一根磁体(3)上的缠绕均采取非连续缠绕的方式,使每根磁体(3)上缠绕的线圈各自为独立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感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交变磁场产生电路(9)进一步包含由控制电路、过电流检知电路、反馈电路组成的功能控制电路(10),对电磁谐振、耦合效果及电路的功能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感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高频交变磁场产生电路(9)进一步包含由控制电路、过电流检知电路、反馈电路组成的功能控制电路(10),对电磁谐振、耦合效果及电路的功能进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感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交变磁场产生电路(9)由直流电源经高频推挽振荡电路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感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交变磁场产生电路(9)由直流电源经高频推挽振荡电路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感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器(11)为置于人体内的医疗器械,高频交变磁场产生电路(9)置于人体外,用电器(11)连同均向性电磁感应储能装置(1)、蓄电装置(6)置于人体内,高频交变磁场产生电路(9)贴近人体内的均向性电磁感应储能装置(1)部位发出高频交变磁场,从而实现对人体内的医疗器械进行隔离式的储能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感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交变磁场产生电路(9)由直流电源经高频推挽振荡电路驱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感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器(11)可为置于人体内的医疗器械,高频交变磁场产生电路(9)置于人体外,用电器(11)连同均向性电磁感应储能装置(1)、蓄电装置(6)置于人体内,高频交变磁场产生电路(9)贴近人体内的均向性电磁感应储能装置(1)部位发出高频交变磁场,从而实现对人体内的医疗器械进行隔离式的储能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阳明大学,未经国立阳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519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