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外壳用铝合金板和由该铝合金板制成的电池外壳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04558.1 | 申请日: | 2008-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3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孝典;赵丕植;石井秀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C22C2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淳;彭益群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外壳 铝合金 制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锂离子二次电池外壳等的耐压性(withstand pressure)良好的电池外壳用铝合金板,以及由该合金板制成的电池外 壳。
背景技术
为了减轻重量,通过广泛使用具有优异成型性和高强度的A3003 合金制造安装在移动电话、PC等中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外壳。通过压 制厚度为0.6mm左右的铝合金板来制造电池外壳(battery case)。已知 的外壳通常是尺寸(内部尺寸)为厚度4-7mm、宽度20-30mm且高 度40-60mm的拉制拉深(ironed)容器。电池部件置于外壳内,然后 通过提供有电解质溶液倾倒口的铝箔盖(aluminum lid)遮盖外壳的开 口,并采用激光焊接法通过焊接将周边密封。铝箔盖可以由与外壳相 同的材料制成,可以是组成不同的铝合金材料,或者可以是基于JIS A1000的材料。有时盖中还提供有防爆部件(explosion proofing part)。
最近的PC、移动电话和其他电子装置在容量上越来越大。安装的 锂离子二次电池在性能上也变得越来越高。而且,环境利用(usage environment)也变得越来越严格。因此,电池外壳也需要具有越来越 高的耐压性。即,锂离子二次电池在短时间内充电。而且,它们要释 放出与电池尺寸成正比例的大电流。因此,根据充电环境的不同,有 时电池外壳本身的温度会升高至60-90℃。而且,根据对移动电话的操 作,例如如果在炎热的天气下将该装置置于车内,则温度也会超出许 多。
当电池外壳达到如上所述的高温时,外壳内部的压力升高,电池 外壳的壳体会膨胀。为了防止这种膨胀的发生,外壳侧壁的板厚度可 以制成较大,但从使用铝合金减少重量的角度考虑,这就不合乎初衷 了。因此,为了在不增加板厚度的情况下防止膨胀,考虑使铝合金板 本身的耐压性变得更高。
而且,在电池外壳的制造过程中,要考虑高生产率,因此同时也 要考虑能够提供保证高速激光焊接的优异的可焊性。
日本专利公开(A)第2006-169574号提出了耐压性(耐膨胀性) 较佳的含有Si、Fe、Cu、Mn、Mg、Zr、Ti和B的铝合金板。
即,日本专利公开(A)第2006-169574号中公开的技术是用于二 次电池的高强度铝合金板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含有Cu:超过 1.0-2.0%、Mn:0.2-1.0%、Mg:0.1-0.9%和根据需要的Zr:0.05-0.2%和 Cr:0.05-0.2%和余量的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铝合金板进行处理,上 述处理通过如下过程进行:在480-560℃下保持20-180秒,然后以 20-200℃/秒的冷却速率退火,然后自然老化7天对其进行老化或在退 火后对其进行冷轧,即通过10-60%的最终冷轧变形量(final cold rolling reduction)进行最终冷轧和/或将其在100-220℃下保持2-24小时进行 老化。
但在日本专利公开(A)第2006-169574号中公开的技术的缺点是 Cu含量很大,因此不能获得很高的可焊性,且不能采用高速激光焊接。
另一方面,日本专利公开(A)第2005-336540号公开了激光可焊 性和耐压性(耐膨胀性)较佳的含有Mn、Cu、Mg、Zr和Cr的铝合 金板。
即,在日本专利公开(A)第2005-336540号中公开的技术是用于 二次电池外壳的高强度铝板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含有Mn: 0.6-1.5%、Cu:0.51-1.0%、Mg:0.21-0.7%、Si:小于0.2%、Zr:0.05-0.2% 和Cr:0.05-0.2%和余量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铝合金板进行冷轧, 期间以10-250℃/秒的升温速率、在420-550℃下5-60秒的保留时间和 20-200℃/秒的冷却速率进行中间退火(process annealing)至少一次, 并以10-60%的最终辊轧变形量进行冷轧。
但在日本专利公开(A)第2005-336540号中公开的技术的缺点是 Mg含量太低,因此铝板在耐压性方而较差。
这样,在日本专利公开(A)第2006-169574号和日本专利公开(A) 第2005-336540号中公开的技术中,耐压性和激光可焊性两者不能同时 被满足。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45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结构
- 下一篇:功能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