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4146.8 | 申请日: | 200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4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浅野崇;樱田寻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G02F1/13;G09F9/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 刚;尚志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设备 | ||
本申请基于2007年9月4日提交的第2007-228496号日本专利申请,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液晶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其中通过利用侧安装(side-mount)结构而使框架变窄的液晶显示设备被认为是本技术领域的现有技术。例如,在Kokai的第2005-241964号日本专利申请中描述了这种液晶显示设备。
在Kokai的第2005-241964号日本专利申请中描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包括:前盖,在其侧表面中具有螺钉插入孔;框架,在其侧表面中具有螺钉孔;液晶面板,容纳在设置于框架中的空间部中,并且被装配至前盖的内侧中以固定于前盖;以及固定螺钉,穿过前盖的相应螺钉插入孔,以便被拧入到框架的相应螺钉孔中,从而使前盖和框架彼此固定。该框架是在没有将空间部和螺钉孔布置在同一平面上的情况下构造的。此外,固定螺钉的长度也没有给前盖的框架宽度带来影响。因此,可以使前盖的框架变窄。
然而,根据以上所述的传统液晶显示设备,由于框架具有覆盖液晶面板的侧表面的形状,因而该框架的形状给前盖的框架宽度带来了影响。因此,限制了前盖框架的变窄。此外,所遇到的问题在于,由于没有将空间部和螺钉孔布置在同一平面上,因而增加了液晶显示设备的厚度。
发明内容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一般而言,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设备,该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滑动安装支架,具有狭缝和面板接触部;以及前盖,具有被适配为与该狭缝相接合的爪形件,其中,该滑动安装支架与该爪形件相接合,并且该面板接触部将液晶面板压靠在该前盖上,从而使液晶面板固定至前盖。
根据本发明的该一个实施例,前盖与滑动安装支架相接合,并且液晶面板通过滑动安装支架的面板接触部固定至前盖。因此,对于该前盖而言,不需要诸如螺钉和凸起(boss)的固定件,这使得可以将前盖的框架变窄。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设备,该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滑动安装支架,形成为板,该滑动安装支架具有狭缝和面板接触部,该面板接触部被设置在与其中形成有该狭缝的表面相垂直的方向中;以及前盖,具有被适配为与该狭缝相接合的爪形件;其中,该滑动安装支架与该爪形件相接合,并且该面板接触部将液晶面板压靠在该前盖上,从而使该液晶面板固定至前盖。
根据本发明的该再一实施例,除了由本发明的该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效果之外,由于滑动安装支架被形成为板,因而这可以提供这样的效果,即,可以使作为固定件的滑动安装支架给前盖的框架宽度带来的影响保持最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设备,该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滑动安装支架,形成为板,该滑动安装支架具有狭缝和面板接触部,该面板接触部被设置在与其中形成有该狭缝的表面相垂直的方向中;以及前盖,具有被适配为与狭缝相接合的爪形件;其中,该滑动安装支架与该爪形件相接合,并且该面板接触部将液晶面板压靠在该前盖上,从而使该液晶面板固定至该前盖,该面板接触部中形成有螺纹孔,并且一后盖被适配为通过将螺钉拧入到该螺纹孔中而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该又一实施例,除了由本发明的该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效果之外,由于对于前盖而言不需要用于安装后盖的固定凸起,因而可以提供这样的效果,即,可以使前盖的框架变窄。
根据本发明的这些实施例,由于可以排除给前盖的框架宽度带来的影响,因而可以固定该液晶面板。
附图说明
现将参照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的各个特征的一般结构。提供附图和相关描述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液晶显示设备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液晶显示设备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3A至图3C分别是示出用于安装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液晶显示设备的滑动安装支架的过程的透视图;
图4A和图4B分别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液晶显示设备的结构的后视图以及沿图4A中的线A-A得到的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液晶显示设备的结构)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液晶显示设备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41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容器铝壳冲床自动操作装置
- 下一篇:带有固定弯钩的组合式压下平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