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4020.0 | 申请日: | 200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4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木下伸一;木村康正;满田正彦;中岛一;谷内智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机械 冷却 构造 | ||
1.一种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具有设置在由盖材覆盖的发动机室内的发动机、热交换器以及冷却风扇,并且,
通过上述冷却风扇的旋转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发动机室内并使其通过上述热交换器;而且,具有以下要件:
(A)在上述发动机室内的上述热交换器的吸气侧,相对于发动机室内的其他空间独立地形成有吸气室;
(B)在由盖材形成的上述吸气室的室壁上,设置有将外部空气导入至吸气室的第一吸气口;
(C)在上述吸气室内的热交换器芯面的前表面侧,按如下状态设置有遮蔽部件:该遮蔽部件将热交换器芯面与第一吸气口之间隔断而将吸气室内分隔为两个室,并且,至少在作为该遮蔽部件的一个表面的吸气通路形成面和盖材之间形成吸气通路;
(D)在该遮蔽部件的上述吸气通路形成面上,设置有将从上述第一吸气口吸入的空气导向热交换器芯面的第二吸气口;并且,
(E)上述遮蔽部件的上述吸气通路形成面中至少设有上述第二吸气口的部分向下述方向倾斜:上述吸气通路的截面积在第一吸气口侧为最大而朝向相反侧逐渐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第一吸气口以及第二吸气口以下述状态配置:在第一吸气口和热交换器芯面之间,包括吸气通路在内形成弯曲的空气流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第一吸气口以及第二吸气口以空气流路形成为大致L字形的状态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作为遮蔽部件,按照如下状态在吸气室内设置由不同于盖材的另外的管道材料独立形成的管道,即,该管道从周围气密地包围热交换器的芯面,而且至少在该管道的一个表面和盖材之间形成吸气通路;在该管道的形成上述吸气通路的吸气通路形成面上设置第二吸气口,而且,上述吸气通路形成面中至少设有该第二吸气口的部分倾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管道具备与热交换器芯面相向的正面部、和从该正面部的水平方向两侧朝向热交换器芯面延伸的两个侧面部,在该两个侧面部上设置第二吸气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作为遮蔽部件,按照如下状态设置遮蔽板,即,该遮蔽板在吸气室的整个宽度范围将热交换器芯面与第一吸气口之间遮蔽,而且遮蔽板自身作为吸气通路形成面而在该遮蔽板与盖材之间形成吸气通路;在该遮蔽板上设置第二吸气口,而且,遮蔽板的至少设有该第二吸气口的部分倾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遮蔽部件的包括设有第二吸气口的部分在内的吸气通路形成面整体倾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第二吸气口设在吸气通路形成面的吸气下游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第二吸气口设在吸气通路形成面的整个面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遮蔽部件的吸气通路形成面中,仅吸气上游侧部分倾斜。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第一吸气口及第二吸气口的位置关系设定成,不能透过两个吸气口从外部直接看到热交换器的芯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按照覆盖第二吸气口的状态在遮蔽部件上设置有过滤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吸气室内的第二吸气口的空气入口部分,设置有将吸入空气引导至第二吸气口的空气引导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未经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40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囊生产线模板均油机构
- 下一篇:促动装置和使用了该促动装置的液体喷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