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兼具防误插及单卡插入功能的多合一卡片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03685.X | 申请日: | 2008-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3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 发明(设计)人: | 赖耀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2/16 |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欣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 文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兼具 防误插 单卡 插入 功能 合一 卡片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电子卡的连接装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兼具防误插及单卡插入功能的多合一卡片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合一卡片连接器,已有可适用多种规格卡片的多合一的机种,其可以供多规格的不同卡片插入,而为了避免同时有多种卡片插入造成误读的问题,遂有人提出仅可供单卡插入的多合一卡片连接器。
美国公告US 6,908,321号专利案,即提出了一种仅可让单一种卡片插入的多合一卡片连接器。其主要是在内部的两侧设置活动导件,藉由活动导件的升降来在单卡插入后挡止其它入口,使得其它卡片无法插入,而达到了仅供单卡插入的效果。
然而上述案件的设计,是利用活动导件的垂直升降,其必须能让所选择的卡片完全通过其上方或下方,因此活动导件的上下活动空间的需求较大,整体卡片连接器的厚度即无法减少。
此外,上述的方式,并无法防止卡片误插的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防误插及单卡插入功能的多合一卡片连接器,其除了具有仅供单卡插入的功能之外,更具有防止卡片误插的功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防误插及单卡插入功能的多合一卡片连接器,其内部插卡空间局部共享,而可减少整体卡片连接器的厚度。
缘是,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兼具防误插及单卡插入功能的多合一卡片连接器,包含有:一基座,具有一底板以及分别位于该底板两侧的二侧壁,并于前端形成一插入口,于该基座内部形成一插卡空间而可供至少一宽卡以及一窄卡分别插入;数个端子组,设于该基座;二旋摆挡件,分别具有一旋摆臂,各以其一端以可旋摆的方式分别设置于该基座两侧的前段位置且靠近于一该侧壁,另一端则向该基座内部横向延伸一挡板;该二旋摆臂相隔的距离,足以受到该宽卡的前缘同时作用,而不会受到该窄卡的前缘同时作用;该二挡板相隔的距离,小于该窄卡的宽度;该二旋摆挡件分别可于一上方位置以及一下方位置之间旋摆;各该旋摆挡件与该基座之间设有一弹性组件,该二弹性组件的复归力系保持该二旋摆挡件位于上方位置,此时该旋摆臂向由下向上向后倾斜;以及一外壳,局部包覆该基座。藉此,可以具有仅供单卡插入以及防止误插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显示外壳移除后的内部状态,同时显示旋摆挡件位于上方位置的状态。
图4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显示旋摆挡件位于下方位置的状态。
图5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显示插入宽卡的状态。
图6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显示插入窄卡的状态。
图7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显示窄卡以偏一侧的方式误插的状态。
图8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显示后方视角的状态。
图10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显示旋摆挡件及升降板位于下方位置的状态。
图11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显示窄卡以偏一侧的方式误插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造及特点所在,兹举以下之二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其中: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兼具防误插及单卡插入功能的多合一卡片连接器10,主要由一基座11、数个端子组21、二旋摆挡件31、以及一外壳41所组成,其中:
该基座11,具有一底板12以及分别位于该底板12两侧的二侧壁14,并于前端形成一插入口16,于该基座11内部形成一插卡空间18而可供至少一宽卡91(参见图5)以及一窄卡92(参见图6)分别插入。该底板12设有二凹槽121,以及具有一长槽122。
该等端子组21,由数个端子22组成,设于该基座11,其中一端子组21位于另一端子组21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36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