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善西替利嗪制剂稳定性的药物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3294.8 | 申请日: | 200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1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树;杨贵方;刘红;肖文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高升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95 | 分类号: | A61K31/495;A61K47/04;A61P37/08;A61P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208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善 西替利嗪 制剂 稳定性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改善西替利嗪制剂稳定性的药物组合物,涉及改善西替利嗪制剂药物稳定性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西替利嗪(cetirizine)是长效外周组织胺H1受体拮抗剂。药理实验显示它对过敏性鼻炎、花粉引起的哮喘、慢性荨麻疹以及其它一些物理性荨麻疹有较高的药理活性。同时,降低了对血脑屏障的穿透力,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减少。
正如文献《盐酸西替利嗪与辅料相互作用的研究》(张自然、蒋凌涛.华西药学杂志.2002,17(5):394~395)中报道的:由于西替利嗪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有多种辅料在高温、光照加速条件下或长期存放过程中不能耐受其的化学活性而发生化学变色现象,导致药品有关物质增加。这并非由于西替利嗪原料本身不稳定而造成的现象。另增有资料报道乳糖和伯胺类化合物发生相互作用而变色,它们直接影响了制剂的外观和内在质量。
目前,解决西替利嗪口服制剂质量稳定性问题,主要通过尽可能的避免使用与其发生相互作用较大的辅料,使用一些相互作用较小或不与其发生相互作用辅料,这对西替利嗪的制剂开发尤其是新剂型的开发,在辅料的选择方面受到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一种能改善西替利嗪制剂稳定性的组合物,解决西替利嗪口服制剂制备受辅料的限制、质量稳定性差的问题。
我们在研制西替利嗪的口服制剂过程中意外的发现加入碱性化合物能够降低西替利嗪的化学活性,减少其与辅料的相互作用,提高其口服制剂的稳定性。
即,本发明是在西替利嗪制剂中添加作为稳定剂的碱性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西替利嗪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至少一种作为稳定剂的碱性化合物。其所述的西替利嗪(包括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与碱性化合物重量比为1∶0.1~5,优先选用西替利嗪(包括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与碱性化合物重量比为1∶0.2~2,再添加其他适量的药用辅料,形成一种新的西替利嗪药物制剂。药用辅料各组分可根据不同的剂型选择适当的配合量,对此没有特殊的限定。
其中的所述的西替利嗪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其左旋体、右旋体和消旋体。
上面所述的稳定剂为碱性化合物,如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本发明实施方案优选使用的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组合使用。
从本发明的制备配方中可以制造出各种剂型的口服制剂,作为制剂,例如,有散剂、颗粒剂、细粒剂、片剂、干糖浆剂、胶囊、口腔崩解片等。这些制剂可以利用该技术领域中的常规方法,如粉碎、分级、混合(配液)、混合、造粒、干燥、整粒、压片等方法。如上述的制剂,根据不同剂型的需要,还可以任意加入不同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其中包括(但是不限于):稀释剂/填充剂:微晶纤维素、乳糖、甘露醇、赤藓糖、糊精、蔗糖、右旋糖酐、山梨醇、甘氨酸;崩解剂: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粘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纤维素、明胶、黄原胶、阿拉伯胶、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海澡酸、海澡酸盐等;矫味剂:三氯蔗糖、阿司巴甜、糖精、甜菊糖、蔗糖、安塞蜜,香精等;润滑剂:硬脂酸镁、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硬脂酸富马酸钠、月桂醇硫酸钠、月桂醇硫酸硫酸镁、氢化蓖麻油等。
本发明的发明者通过加入稳定剂(如下面具体实施例)和没有加入稳定剂(如下面比较例)的两种不同的配方制备的产品,经过对两种产品进行稳定性试验考查,得到的实验数据表明,加入稳定剂制得的产品稳定性良好,而没有加入稳定剂的产品在试验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降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5g盐酸左西替利嗪(左旋体)、70g微晶纤维素、40g甘露醇、30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5g三氯蔗糖、2.0g碳酸氢钠混合均匀,喷洒纯化水适量进行造粒,干颗粒加入0.75g硬脂酸镁,充分混合,制成盐酸左西替利嗪口腔崩解片。
实施例2
将10g盐酸西替利嗪(消旋体)、40g微晶纤维素、850g预胶化淀粉、2.2g碳酸钠、4.5g甜菊糖混合均匀,喷洒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适量造粒,制成盐酸西替利嗪颗粒剂。
实施例3
将5g盐酸左西替利嗪(左旋体)、60g微晶纤维素、60g乳糖、1.5g碳酸氢钠、1.0碳酸钠混合均匀,喷洒纯化水适量进行造粒,干颗粒加入1.3g硬脂酸镁,充分混合,制成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剂。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高升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海南高升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32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