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变阻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03160.6 | 申请日: | 1997-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1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一広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H01J29/46 | 分类号: | H01J29/46;H04N3/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斌 |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变阻器 | ||
本发明申请是申请人于1997年6月26日提交的,申请号为97113875.3,发明名称为“高压变阻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调节电视接收机或类似设备的聚焦电压、帘栅电压的高压变阻器。
背景技术
图4到6示出常规高压变阻器的一个例子的结构,这种高压变阻器可在衬底上形成的电极和引线之间形成连接而不进行焊接。图4是高压变阻器的侧视图;图5是示出连接端支撑结构的分解透视图;以及图6是示出使用一个连接端的连接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4所示,在此高压变阻器中,陶瓷材料诸如氧化铝形成的绝缘衬底2被粘接并固定到一侧开口的合成树脂绝缘壳体1的内部周边中形成的台阶部分。安装滑动部件4的转轴5由设置在绝缘壳体1前侧的圆柱形轴承1a旋转支撑。通过在绝缘壳体1的开口一侧和在绝缘衬底2的后侧(在图中的上侧)进行模塑形成环氧树脂型涂层3。
在绝缘壳体1上设有引线支撑圆柱体1b,在绝缘壳体1内部和引线支撑圆柱体1b的底座处设有连接端容纳部分6。连接端容纳部分6可容纳连接端7,此连接端7与绝缘衬底2的表面上形成的端电极接触并电气相连。用于取出聚焦电压和帘栅电压的输出引线8插入引线支撑圆柱体1b,插入此圆柱体的引线8连到连接端7。
如图5和6的放大图所示,通过在平坦的金属板上打孔形成连接端7,它具有基本上为矩形的引线连接部分7a和弯成曲线形的弹性部分7b,在7a部分的中央形成多个支撑部件7c。
从引线连接部分7a的一侧中央向绝缘衬底2凸出的弹性部分7b形成预定的宽度,为了获得所需的弹性,此宽度小于引线连接部分7a的宽度。
连接端7的引线连接部分7a支撑在连接端容纳部分6的端支撑槽6a中,弹性部分7b的一部分保持与绝缘衬底2的输出端电极2a接触,并压在绝缘衬底2上。在此情况下,连接端7被安装在连接端容纳部分6中,并在其中保持就位。插入引线支撑圆柱体1b的引线8的芯线8a由支撑部件7c支撑,从而连到连接端7。
虽然未示出,但在绝缘衬底2的表面上(即图4中所示的下表面),形成了输入高压的输入端电极、接地端电极、用于聚焦电压和帘栅电压等的输出端电极,以及具有预定图案的薄膜电阻器,包括在输入端电极和接地端电极之间形成的弓形变阻器。每个滑动部件4的一端安装成可在薄膜电阻器的变阻器部分上滑动。此外,虽然未示出,但用于接地和输入高压的引线端或引线通过焊接、导电橡胶或类似方法连到端电极,并从绝缘壳体1的开口一侧引出。
然而,在上述常规高压变阻器中,连接端7和绝缘衬底2的端电极2a在一个位置保持线接触或面接触,从而,当连接端7和端电极2之间的接触部分中存在其它绝缘物质诸如粘合剂时,接触状态变得不稳定,导致不完全导电。
发明内容
相应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变阻器,它可在连接端和端电极之间实现稳定而可靠的接触导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压变阻器,包括:一种高压变阻器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的绝缘壳体,它包括连接端容纳部分;设在所述绝缘壳体中的绝缘衬底,在所述衬底的表面上形成有电阻器和电极;由所述绝缘壳体旋转支撑的转轴,它装有滑动部件;设在所述连接端容纳部分中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把所述电极可分离地连到输入/输出引线,其中所述连接端包括弯成弯曲形式的弹性部分,所述弹性部分包括接触部分,该接触部分具有与所述电极保持直接压合接触的至少一个凸起,其中所述接触部分比弹性部分的其他部分宽。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学元件,包括:一壳体,具有置于其中的连接端容纳部分以及把一引线馈送到所述连接端容纳部分的开口;在一衬底上形成的电极,从所述连接端容纳部分可达到所述电极的至少一部分;置于所述连接端容纳部分中的连接端,用于使所述引线与所述电极相连;其中所述连接端包括:引线连接部分,用于与所述引线形成电气接触;从所述引线连接部分延伸的弹性部分,所述弹性部分终止于一接触部分;以及从所述接触部分延伸的至少一个凸起,用于直接接触所述电极;其中所述接触部分比弹性部分的其他部分宽。
依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把引线与电极相连的连接端,包括:引线连接部分,用于与所述引线形成电气接触;从所述引线连接部分延伸的弹性部分,所述弹性部分终止于一接触部分;以及从所述接触部分延伸的至少一个凸起,用于直接接触所述电极;其中所述接触部分的宽度比所述弹性部分的其他部分的宽度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31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