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击冷却的轮叶罩,合并其的涡轮机转子及冷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2901.9 | 申请日: | 200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5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R·A·布里廷厄姆;E·D·本杰明;B·P·阿尔内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5/18 | 分类号: | F01D5/18;F02C7/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原绍辉;廖凌玲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冷却 轮叶罩 合并 涡轮机 转子 方法 | ||
1.一种涡轮机叶片,包括:
用于将所述叶片固定到涡轮机转子的根部分(14);
从所述根纵向延伸的翼片部分(12、212、412);
延伸通过所述翼片的至少一个翼片冷却通道,所述翼片冷却通道具有用于接收冷却流体流的进口;
从所述翼片向外突出且具有径向向内面向的表面和径向向外面向的表面的罩(20、120、220、420);
限定至少一个离开孔的壁,以使冷却流体从所述翼片冷却通道离开;
与至少一个所述离开孔流动连通的至少一个罩冷却室(130、142、230、242、342、430),所述离开孔指向所述冷却室的目标壁表面,从而所述离开孔限定冲击孔(132、232、432)以冲击冷却作为冲击区域的所述目标壁表面(134、234、434);和
至少一个出口孔隙(140、236、240),以使用尽的冲击冷却流体流出所述冷却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机叶片,包括与所述翼片冷却通道流动连通的至少一个增压区(130、230、430),从而从其接收冷却流体,且其中所述壁是所述增压区的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机叶片,其中所述目标壁表面包括在翼片和罩之间的圆角的内部壁表面(134、2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机叶片,其中所述罩具有支承表面(22、24),以接合相邻叶片的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轮机叶片,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出口孔隙(136、236)邻近所述支承表面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机叶片,其中所述增压区包括主增压区和辅助增压区,且其中所述辅助增压区通过冲击板与所述冷却室流动连通,冲击板具有通过其限定的多个冲击孔。(图8)
7.一种具有一排涡轮机叶片的涡轮机转子,所述涡轮机叶片的至少一个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机叶片。
8.一种冷却燃气涡轮机翼片的方法,该燃气涡轮机翼片具有在大致垂直于翼片的平面内延伸的相关的大致平面的罩,该方法包括:
a)在所述翼片中提供至少一个翼片冷却通道;
b)在所述罩内提供至少一个冷却室(130、142、230、242、342、430);
c)将冷却空气从该至少一个翼片冷却通道通过至少一个冲击孔(132、232、432)向该至少一个冷却室的壁表面引导;以及
d)将用尽的冲击冷却空气通过在冷却室中的至少一个出口开口(136、138、140、236、240)引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d)通过在所述罩内提供在该罩的周边边缘(136、236)处开口的至少一个冷却空气排气孔实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罩内提供至少一个增压区(130、230、430),冷却空气从所述至少一个翼片冷却通道供应到所述至少一个增压区,且所述冲击孔限定在所述至少一个增压区的壁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29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