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缩粘胶纤维织物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02160.4 | 申请日: | 2008-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1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寰;陈东生;李国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江枫丝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M15/19 | 分类号: | D06M15/19;D06M15/53;D06M11/11;D06B3/32;D06B3/18;D03D47/30;D03D15/00;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128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缩 粘胶 纤维 织物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缩粘胶纤维织物织造和染整方法。
粘胶纤维织物有天然纤维素纤维的诸多优点,如吸湿性、防静电性和穿着舒适性,适宜用于成衣里料。但是,粘胶纤维有其难以克服的弱点,用它制成织物的缩水率较大,而且难以控制,织物成品尺寸稳定性差,在水洗中会持续发生伸缩变形。这是由于普通粘胶纤维的纤维素成纤聚合度、结晶度相对较低,纤维结构中存在较多无定型区,在湿态条件下,水分子易进入无定型区,破坏纤维内部结构,造成纤维素大分子间错位,在外力作用下促使纤维发生伸缩和膨润。一般而言,织物的收缩是由于纤维在织造过程中所受变形的松弛和纤维径向膨润导致的纵向收缩而引起的。要防止粘胶纤维成品织物中纤维膨润引起织物收缩变形,一般须进行树脂整理。但是,仅采用树脂整理难以使普通粘胶纤维织物达到防缩效果,粘胶纤维织物防缩涉及到织造、坯布处理、染色和后整理各个环节。至今还没有一种能稳定控制粘胶纤维织物缩水率的可靠而且简单易行的方法。国外有关专利文献(例如日本公开特许昭56-53203)主要采用在粘胶纤维纺丝过程中对纤维进行改性。但是,目前纺织厂生产中大量使用的仍是普通粘胶纤维。因此,普通粘胶纤维织物的防缩处理仍是一大技术难题。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直接用于生产的织造和染整工艺技术,它可使普通粘胶纤维织物成品缩水率不超过2%。
本发明选用半连续纺粘胶纤维为织造经纱,其缩水率为3.5%-4%,选用连续纺粘胶纤维为织造纬纱,其纤维缩水率为6%-7%。为了减少纤维承受张力变形,采用喷气织造。喷气织造具有纱线承受张力波动小,而且张力便于控制的优点。由于喷气织造采用筒对筒供纬,如果纬纱选用缩率较小的半连续纺粘胶纤维,虽有利于控制织物缩率,但容易造成较严重纬向色档,而选用连续纺粘胶纤维则可基本消除纬向色档。整经张力控制在0.10g/D-0.15g/D范围内,浆纱和并轴张力控制在0.15g/D-0.25g/D范围内,织造经纱张力控制在0.25g/D-0.30g/D范围内。当成品织物克重确定后,即可根据常用织造规格确定经纬纱的线密度,及相应经纱根数和纬密。但是,由于粘胶纤维的缩水率较大,还必须根据成品门幅确定合适的上机筘幅。如果上机筘幅过小,则相对经纱密度也增大,从而使织物纵向缩率相应增大,而且会使定型时织物门幅拉不到位。如果上机筘幅过大,虽然经密度相对较低,织物纵向缩率也较小,但定型时织物门幅缩不到位。经过反复试验,上机筘幅可按下列经验公式确定:
上机筘幅=成品门幅×(1+R)
其中R为余留缩水量,以0.1-0.12为宜。
例如成品织物设定重量为75克/平方米的里料织物,成品门幅140cm,选用经纱为75D/18F半连续纺有光粘胶长丝纱,纬纱为100D/40F连续纺有光粘胶长丝纱,经纱总根数6678,成品纬密为29根/cm,上机筘幅以159cm为宜。
本发明织造工艺流程:
经向:粘胶纤维纱线选择--检验--整经--浆纱--并轴--造机--喷气织造;
纬向:粘胶纤维纱线选择---检验--整筒上机--喷气织造。
本发明坯布退浆和染色采用恒线速恒张力卷染机,用此类型卷染机退浆和染色,对织物擦伤小,织物承受张力容易控制,织物变形较小。坯布退浆和染色张力控制在50kg/m2以内。染色后定型前织物用防缩整理剂常温浸轧,轧车压力3kg/cm2。本发明采用防缩整理剂主要成分(重量百分比含量):含氮环状高分子化合物5%-6%;聚乙二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3%;复合金属氯4%。加水配成有效成分12%左右的水溶液,在使用时再加水稀释。染色布pH值控制在6-7。每100kg粘胶纤维织物用量为1000g-1500g含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12%左右的防缩整理剂。一般浸轧液中整理剂含量为18-22g/升水,每100kg粘胶纤维织物用60-70升浸轧液。定型温度为170-175℃。
本发明染整工艺流程:
坯布打卷--卷染机退浆、染色--烘干---防缩后整理--压光--成品检验。
本发明实施例如下:
粘胶纤维里料品号:0452-3
组织结构:2/1斜纹
经纱:75D/18F半连续纺有光粘胶丝
纬纱:100D/40F连续纺有光粘胶丝
上机筘幅:159cm
筘号:21号
总筘齿数:3439
总经纱根数:6678
成品外幅:140cm
成品纬密:29根/cm
成品重量:75g/m2
织造工艺主要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江枫丝绸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江枫丝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21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