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2124.8 | 申请日: | 200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0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大桥幸夫;汤川敦司;岩下荣;佐野方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F24F13/30 | 分类号: | 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剑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装置 | ||
1.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在工业用水配管或自来水配管内部的热交换模块;支持上述热交换模块并且连通上述配管的外部与该热交换模块的内部、导入被冷却介质的至少一组导入管;以及,使上述被冷却介质在上述各导入管和上述热交换模块的内部循环的被冷却介质循环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热交换模块具备:与上述导入管相连、具有多个沿上述配管的管轴彼此相向的开口部的至少一组汇聚管;以及,设置在上述各汇聚管的彼此相向的开口部的多个传热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热交换模块具备:沿上述配管的管轴分隔该配管的内部的隔板;以及,分别堵塞在上述隔板的两端部与上述配管的内壁之间的一组隔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热交换模块的外壁具有凹凸部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热交换模块内的平均流路截面积在与上述配管的管轴垂直的面的流路截面积的20%以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置了上述热交换模块的位置的下游的位置上具有用于搅拌在上述配管内流动的水的导流叶片。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传热管的外壁具有散热片。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配管内壁与设置了上述传热管的区域之间,具有用于增大流动阻力的抑制板。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各传热管中心之间的距离与该传热管的外径之比为从1.3到2.4的某一个值地配置上述各传热管。
10.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直径比用水管路的配管的直径大、包覆该配管的包覆管;分别堵塞在上述包覆管的两端部与上述配管的外壁之间、并且支持该包覆管的一组闭塞部件;连通由上述包覆管的内壁、上述配管的外壁和上述各闭塞部件形成的隔离区域的内部与上述包覆管的外部,导入被冷却介质的至少一组导入管;以及,使上述被冷却介质在上述各导入管和上述隔离区域的内部循环的被冷却介质循环泵。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配管的内壁具有凹凸部件。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隔离区域的流路截面积在与上述配管的管轴垂直的面的流路截面积的20%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21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桩基竖向承载力试验反向自平衡法及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