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阀、空调机及用于电磁阀的节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2003.3 | 申请日: | 200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6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陈雨忠;严卫林;任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47/04 | 分类号: | F16K47/04;F16K31/06;F16K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 静 |
地址: | 3125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阀 空调机 用于 节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阀技术,特别是涉及在除湿不降温高档空调中使用的一种常开型电磁阀。
背景技术
常开型电磁阀,主要用于除湿不降温高档空调中,用来连接两个室内蒸发器。现有的一种电磁阀可参考日本专利:特开2003-222444,其公开了一种双向式电磁阀,其在阀关闭状态时,能够进行具有良好安静性的节流,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在阀座构件15的外周部形成与阀孔同心的环状沟18,在环状沟18内的圆环状法兰盘19、20分别穿透形成多个连通孔21、22。在环状沟18内,沿轴线方向(图中的上下方向)依次安装圆筒过滤构件23、节流环构件24、圆筒过滤构件25。节流环构件24用于在阀座构件15的外周面之间设定圆环状的节流通路26,节流通路26是与阀孔并列的通路。在阀芯下降与阀座构件15相配合、阻塞阀座构件15中心部的阀孔后,冷媒将通过节流通路26进行流动,其流经顺序为:连通孔21、圆筒过滤构件23、节流环构件24、圆筒过滤构件25、连通孔22。
由以上描述可知,现有电磁阀的冷媒节流通路存在如下缺陷:
1)冷媒经连通孔21直接到达过滤构件23,导致在连通孔21正下方的冷媒较多,也就是冷媒不能均匀的通过过滤构件23,没有将过滤构件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不利于冷媒的过滤和迅速通过,而且因为冷媒集中流经连通孔21的正下方,难以达到好的消音效果。
2)杂质经连通孔21直接到达过滤构件23,被过滤构件23拦截后会直接阻塞连通孔21,因此该结构很容易被杂质阻塞。
3)冷媒通路为直上直下的竖直通路,这种形状对冷媒的延滞作用较小,不能有效吸收冷媒的能量,难以有效降低噪音。
此外,在解决以上缺陷的基础上,如何能使电磁阀的节流装置加工更方便,更加节省材料,也是业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阀、空调机及用于电磁阀的节流装置,解决现有技术难以实现良好的消音效果,难以达到方便加工和节省材料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阀,包括节流装置13,所述节流装置13设置于阀本体10的阀室101内,并且位于阀本体10上形成的进口管9与出口管11之间;所述节流装置13具有上部筒131和安装有消音装置12的下部筒132,所述上部筒131具有多个接触面1311和多个缝隙面1312,所述多个接触面1311与所述阀室101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多个缝隙面1312与所述阀室101的内壁之间形成连通到所述消音装置的多个冷媒流入通路1313;所述下部筒132上形成从所述消音装置12连通所述下部筒132的内径的多个节流孔1321。
上述的电磁阀,所述消音装置12设置在所述下部筒132的周缘,所述上部筒131形成有顶抵所述消音装置12的限位面1314。
上述的电磁阀,所述多个接触面的下方形成有多个连通槽133,连通所述多个冷媒流入通路1313,并且所述多个连通槽133和所述多个冷媒流入通路1313在所述消音装置12上方形成环形槽。
上述的电磁阀,所述多个冷媒流入通路1313的截面积总和是所述多个节流孔1321的截面积总和的2~5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磁阀的节流装置,包括:上部筒131和下部筒132;所述上部筒131具有多个接触面1311和多个缝隙面1312,所述多个接触面1311能与电磁阀阀室101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多个缝隙面1312与所述阀室101的内壁之间形成连通到所述消音装置的多个冷媒流入通路1313;所述下部筒132上形成贯穿所述下部筒筒壁的节流孔1321。
上述的节流装置,所述下部筒132的周缘设置有消音装置12,所述上部筒131形成有顶抵消音装置12的限位面1314。
上述的节流装置,所述多个接触面的下方形成有多个连通槽133,连通所述多个冷媒流入通路1313,并且所述多个连通槽133和所述多个冷媒流入通路1313形成环形槽。
上述的节流装置,所述多个冷媒流入通路1313的截面积总和是所述多个节流孔1321的截面积总和的2~5倍。
上述的电磁阀,所述上部筒131由方形棒材加工而成,所述多个接触面1311为对称分布的四个弧形面,所述多个缝隙面1312为设置在所述多个接触面1311之间的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20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