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酸碱值恒定自动控制溶出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1613.1 | 申请日: | 200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7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崇智;黄进修;关家伦;许顺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彭久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碱 恒定 自动控制 试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碱值恒定自动控制溶出试验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以连续自动化方式分析受试样品材料在不同且固定酸碱值下的无机或有机成份的环境溶出特性的酸碱值恒定自动控制溶出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针对废弃物与材料溶出性的研究而言,各种不同酸碱值下环境性溶出分析法已被发展,其实验数据可帮助全面了解材料在各种不同酸碱条件下对环境所造成的冲击。上述的分析法乃是利用受试样品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不同酸碱值而有不同溶出特性的原理,来模拟受试样品材料中无机物或有机物的溶出情形,以推估在不同酸碱条件下所造成的环境冲击。然而,国内目前主要所采用的毒性特性溶出程序(TCLP)仅考虑单一酸碱值下的溶出特性分析,其无法正确反应真实环境中不同酸碱条件下无机或有机物质的溶出情形。此外,目前的材料溶出特性分析皆是以人工滴定的方式来执行,因而会造成分析上的不便及人为操作误差的发生。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酸碱值恒定自动控制溶出试验系统,其可以连续自动化方式分析受试样品材料在不同且固定酸碱值下的无机或有机成份的环境溶出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系包括自动控制装置;至少一酸碱液添加装置,电性连接于该自动控制装置,并且具有空气泵浦、酸液容器、碱液容器、酸液分压阀、碱液分压阀及二氧化碳吸附瓶,其中,该空气泵浦电性连接于该自动控制装置,并且连通于该酸液容器及该碱液容器,该酸液容器连通于该酸液分压阀,并且容纳有酸液,该碱液容器连通于该碱液分压阀,并且容纳有碱液,以及该酸液分压阀及该碱液分压阀电性连接于该自动控制装置;至少一搅拌溶出装置,连通于该酸碱液添加装置的该酸液分压阀及该碱液分压阀,并且容纳有受试样品材料及受试样品材料萃取液;以及至少一酸碱值探针,设置于该搅拌溶出装置之中,并且电性连接于该自动控制装置。该二氧化碳吸附瓶连通于该空气泵浦与该酸液容器之间以及该空气泵浦与该碱液容器之间,该空气泵浦用以进行空气推入并驱使该酸碱液添加装置的酸液分压阀或碱液分压阀开启。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酸碱值恒定自动控制溶出试验系统,其还包括信号转换器,电性连接于该空气泵浦与该自动控制装置之间、该酸液分压阀与该自动控制装置之间以及该碱液分压阀与该自动控制装置之间。
又在本发明中,还包括信号转换器,电性连接于该空气泵浦与该自动控制装置之间、该酸液分压阀与该自动控制装置之间以及该碱液分压阀与该自动控制装置之间。
又在本发明中,该搅拌溶出装置具有磁搅拌器、搅拌容器、密封盖及搅拌磁石,该搅拌容器设置于该磁搅拌器之上,并且容纳有该受试样品材料及该受试样品材料萃取液,该密封盖密封覆盖于该搅拌容器之上,该酸液分压阀及该碱液分压阀经由该密封盖而连通于该搅拌容器,该酸碱值探针经由该密封盖而设置于该搅拌容器之中,以及该搅拌磁石设置于该搅拌容器之中,并且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该密封盖。
又在本发明中,该密封盖具有泄气阀。
又在本发明中,该搅拌溶出装置更具有搅拌棒,该密封盖更具有固定架,以及该搅拌棒连接于该搅拌磁石,并且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该固定架。
又在本发明中,该搅拌容器由聚乙烯、聚丙烯或聚四氯乙烯所制成。
又在本发明中,该搅拌棒由聚四氟乙烯所制成。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发明的酸碱值恒定自动控制溶出试验系统的一种平面示意图;
图2为显示本发明的酸碱值恒定自动控制溶出试验系统的另一种平面示意图;
图3为显示本发明的酸碱值恒定自动控制溶出试验系统的搅拌溶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以及
图4为显示本发明的酸碱值恒定自动控制溶出试验系统的搅拌溶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酸碱值恒定自动控制溶出试验系统 110~自动控制装置
120~酸碱液添加装置 121~空气泵浦
122~二氧化碳吸附瓶 123~酸液容器
124~碱液容器 125~酸液分压阀
125a~酸液输送管 126~碱液分压阀
126a~碱液输送管 130~搅拌溶出装置
131~磁搅拌器 132~搅拌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16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